关于古典定式(2 / 3)

人刀伽或七段远程支援说起。今年三月份,在全国女子团体比赛中,前八名优胜队伍获得了参加第一届女子围甲联赛的资格。

围甲联赛的全称是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始于1999年,是中国围棋项目的顶级联赛。

不仅有央视直播,而且还有日本和韩国棋手作为外援来参与。衡量一个行业的职业化,在于从业者是否可以稳定获得收入。围甲联赛就是这么一个职业化系列赛事。

但女子棋手打不了围甲。

或者说,“职业棋手"四个字,其实指的就是能够进入围甲、围乙、围丙队伍效力的定段棋手们。

他们参与比赛除了能够得到优胜奖金以外,不论结果,每一局棋都是有对局费的。

当女子棋手仅仅定段,却无职业围棋可下,那么,从另一层面来讲,她们并不能算是真正的职业棋手。

大量甚至说几乎所有的女子棋手,都无法稳定地从职业比赛中得到收入。她们的赚钱方式很相似,又很狭窄:

教课、讲棋、当助理教练。

就这一点而言,隔壁的日本女子棋届虽然也没有联赛,却有一系列相关的女子赛事,可以使得她们稳定获得酬劳,从而成为真正的职业棋手。之所以不允许女子棋手参与围甲,原因其实很简单:蛋糕已经分配好了,占位置的既有利益者并不愿意割让。他们说经费紧张,说现有格局不易改变,说女棋手并没有对应实力,说名额稀少…

总之,结果就是地方队伍的疯狂反抗,以及棋协内部的不作为。转而再指责,如果实力足够,那么可以参加男女混赛的大量比赛,这些并未阻拦女棋手的报名与进程。

然而不一样的。

就学棋数量来讲,女棋手几乎只有男棋手的十分之一,小小的基数难以出来太多的人才,所以最后得出了“女棋手质量不高"的结论,这是失之偏颇的。鼓励女子围棋的发展,也应当是棋协的责任。所以中国棋院第一任院长陈祖德先生在得知女子围甲联赛成立以后,会倍感欣慰。

便是如此。

因为这对于女子棋手来讲,是一件足以称得上里程碑的事件。它也真正地落实了“女子职业棋手”这个称呼。女子围甲联赛虽然仅有八支队伍的参赛机会,每队2个名额+1个替补,但这代表了,至少有24个棋手将从中得到稳定的收入、比赛机会。同时,为了促进队伍建设与发展,棋协、地方队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到时候,对于整个女子围棋的影响也会更大。谁都明白,围甲联赛允许外援进入,就是想要来自国外的鲶鱼们可以将这池水搅和起来,让内部棋手得到更多的高水平比赛机会。当女子围甲成立,可以有外援,她们也能得到这样的好处。女子棋手太缺比赛了,也太缺高水平比赛机会了。这是真正的、有效的,能够促进女子棋手从数量到水平全方位壮大发展的举措。

刀伽或七段也正式地成为了上海女子围棋队伍“乌鹭队"的成员之一。乌鹭,围棋的众多别称之一,源自黑子如乌鸦、白子如鹭簧。她那日,痛哭流涕。

行岳也为她感到高兴。

从5月份于北京举办的第一轮女子围甲比赛开始,关注她们的人就变多了。弈城围棋预计直播全八轮赛事,并大肆宣传了此事。也是这个时候,大家发现,女子棋手下棋这么狠这么猛?世界大赛的半决赛和决赛很少会见到女性的身影,大多数,女棋手会在场外与人搭档作为解说,出现在央视频道里。通过前面的几轮主客场比赛,进入围棋爱好者们视野的这些女子棋手,有被喜欢的,也有被骂的。

他们提出了一个不解:

为何总攻杀?为何总注重局部?为何没有男子棋手在世界大赛里那么有心机?

直播比赛里一大半的人都在屠龙,没一会儿就是正面对杀,分分钟几十目上下的大手笔,甚至还出现了四五十、乃至于六七十目的屠龙。但不得不说,这种盘面很刺激。

对于基数最多的围棋爱好者们,他们的水平较次,没有细致讲解也根本看不懂世界大赛决赛阶段那些复杂的、天马行空的布局对战。反而是屠龙、攻杀,又直接又好看的。

于是,收视率和关注量居然还不错。

这种情况下,刀伽或所在队伍不断向前走。等到了6月的赛事流程时,压力越来越大,行岳给她分享了许多东西。包括,双蝉的对局、她默出来的几个牧遥行棋谱。后者有一个是她与师父下的,其余的则是写进了师父编撰的书籍里的。行岳说:“双蝉很喜欢古典定式。”

这是一早就知道的。

她的缠绕攻击、厚势压迫来自牧遥行的教导,也是后者的擅长。尤其是在最近几日的训练方向里,古典缠绕术与双蝉已经开始进化的全局关联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缠绕攻击换一个解释,就是现代围棋所讲究的"胜率优先”。这也是为什么,她对于全局资源的协调能力飞速进步,在吸收现代围棋精华的方向上没有任何的阻拦。

牧遥行不是要她只会直线攻杀,也不是不在意她的全局意识培养,所有的铺垫与基础,都是为了后续的成长。

而现代围棋里,一些古典招数现今都在用,譬如倒脱靴、金井栏。还有五路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