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十岁的小棋神,未来可期的冲段少年,她有着所有人都羡慕的特点。一一在年龄,也在天赋。
唯有身处棋盘之上,才明白什么叫做努力打不过天赋。但他逼得双蝉白棋弃子了,也让她进行了一次读秒。这如何不让郑齐跃感到得意?
得意不一定都是贬义词,人的情绪稍有轻飘也很正常,他不是看不起双蝉,而是为自己感到高兴。
将对手逼到退让,这就是实力的证明。
人的情绪在一点点累积里产生变化,量变引发质变,也导致了在后续黑55手时,30s的仓促计算使得郑齐跃误以为征子有利。结果却是误算。
白56切断了黑棋后,黑57被迫开劫,郑齐跃进入了读秒。又在心态波动紧张之下,选劫材有误。
他焦虑了。
双蝉跟庄熠陈霁阳说的话并没有错,她在道场里练快棋的时候,失误率陡增,但那是相对她其余的棋。
几乎不出现勺子的棋手,快棋里出现了一个勺子,这也算是失误率陡增;一盘棋的错漏着法在个位数,快棋里多了几个甚至翻了一倍,这也算失误率陡增。
输棋也是正常。
她在跟段夏的网棋里,快棋输给了对方。
但段夏在12月初的阿含·桐山杯中日对抗赛里,顺利战胜了日本棋手,获得了他第一个国际对抗赛冠军,加上之前的赛事积分,他可以申请直升七段。哪怕不算这个直升,他的四段也是一场场对局打上来的,实力飘忽却也还有平均值,终究是职业棋手。
除了段夏,还有别的职业三段、六段、七段……年龄或大或小,年轻些的有平辰潍,年纪大点的也在二十八九岁。薄凌青听闻她要去晚报杯,还磨着前两年参加过CCTV电视快棋赛的朋友来跟双蝉对弈了。
--CCTV电视快棋赛的32位参赛棋手,入选门槛是当年的等级分前32位。可以说,只要能打上两轮的,都有点自己的棋力。尤其是能继续往后打的,这两年哪怕段位不提升,棋力也在缓步前进。这些对手,比郑齐跃只强不弱。
庄熠以为是跟道场同学相比,平均业余5段及以下的水平,又怎知居然全是职业二段之上的水准?
论全局意识,论算路深度,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高水平。学神的“考得不好"不是不及格,只是没拿到满分。但这个分数,依然是他人难以企及的天花板。起码对于郑齐跃是这样。
黑棋因读秒压力出现了攻击方向的错误,白棋在用了一次1分钟时间“长考”后走出妙手,郑齐跃优势意识作祟,误判局势,导致心理崩溃。此时还不到80手。
误算、误判,说得好听是“失误”,说得难听就是实力有限没有算到、想到。像是在迷宫里怎么都转不出去,路口做的选择每次都是错。对手却仿佛开挂了一般,在正确的道路上狂奔。她抓住了他犯错的时机,保持了自己的优势,也在自己的失误之后迅速弥补,那么,她就是比他强。
围棋从来不是只有黑白分明的对错,它的变化万千,前面的失误在后面也许就是妙手的伏笔,不下到最终,谁都不知道结果如何。30s可以很快,快得一眨眼就过去了;
30s也可以很慢,慢得双蝉能在棋盘上算出一整条算路。郑齐跃在剩余5次读秒时强攻白棋中腹大龙,被双蝉接连4手的精确算路逼到毫无招架之力,他因时间不足走出了“假先手",随后白棋脱先抢占了全局要点。
当郑齐跃意识到了自己的实空不足时,心态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已悄然落下。他的时间陷阱,静悄悄来临。
焦虑之下,他甚至产生了视觉盲区,漏看了1目暗劫。暗劫本就不易被发现,需要对棋局进行分析才能观察得到,缺少时间、思绪混乱,他早就没有了这份心态。
黑棋因中盘复杂攻防已经耗尽了保留时间,而白棋至终局仍旧保留了2次读秒。
双蝉牢记着与薄凌青等人对弈时,他们反复提及的"时间管理”。快棋的快,在于时间的限制、思维的敏捷,也在于快速调整心态,不要纠结过去,也不要细究复杂度。
她学得很好。
黑棋在倒计时3秒后才发现需要补棋,仓促落子再度导致了形式恶化。在时间压力下,郑齐跃的计算已经变形。
“承让。"双蝉微微颔首。
终局盘面,白胜1.5日。
双蝉顺利拿下了她的第5轮对阵,目前依旧五场全胜。庄熠:“赢的?”
陈霁阳:“一目半?”
任龄文笑着道:“果然。”
孙恒输了,这会儿也顾不得自哀,呱唧呱唧给双蝉鼓掌:“强!”双蝉有点饿了,用脑过度的代价就是饥肠辘辘,急需补充营养。从兜里摸出来古凝安送她出道场时塞进来的牛肉干,她边嚼吧边点头。庄熠茫然了起来:“不是说你快棋不太行,输得多了吗?”陈霁阳思忖:“一目半的实力,不弱啊!”除了屠龙还有收官精准如邸寄松这样的,目差很多时候并不会拉得特别大。那种刺激的十几目乃至于二十目的大生意,并不是围棋标配。除非撞见了两个攻击型棋手,呼呼哈哈地就开战了。譬如郑齐跃对双蝉开局的大斜选择了避战,这种谨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