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制衡(2 / 3)

东宫。

贞观中后期所谓的太子党说是李世民有意培养起来的都不为过。贞观十七年初有大臣劝说李承乾腿疾不堪太子重任,李世民还在强调不可舍嫡立庶,只是可惜说完这话没多久李承乾就谋反了。最后李承乾谋反,李世民想的也是保住他的性命。打压制衡?见过这样的打压制衡吗?

要说权,李泰从来没有半点实权。

要说太子压力大,李世民武德年间不比李承乾压力更大吗?这样的压力都承受不了,又怎么能去奢求他登基当皇帝后的作为。现代人看史有时间可怜李承乾不如可怜可怜当时的老百姓,这样一个皇帝上位是绝对的灾难。

李世民晚年就是过于重情,于李承乾李泰皆是,作为帝王在储君问题上太犹豫也太瞻前顾后。

导致换储后李世民不得不加紧时间为李治铺平道路,臣子变动朝廷变动又哪里会那么急,甚至长孙无忌也不会不得不被当做托孤重臣启用,太多人未来的命运随着李承乾的废黜而改变,实在可惜。李承乾咬唇,这些史料他早就烂熟于心。

可是……李承乾垂眸盯着自己的胸口。

他能清晰感觉到那一股一胀的跳动,也能清晰感觉到无法言说的酸涩如丝线般缠绕束紧。

那不是受这具身体潜藏的情绪影响,而是真真切切发自他内心的悔恨。【青天】:嗯,我还有事最近几个月恐怕不会常上论坛,记得别再惹事了,不然我不会留情的。对了,因为你是xx大学的学生,我先提前跟你说个消息李承乾没有看到这句私信,彼时的正他摁灭屏幕陷入难言的情绪。【青天):昭陵附近发生了罕见的地震,唐废太子李承乾的墓洞口遭到破坏,如今考古队已经在抢救性挖掘了,我呢,就是受邀的一员。大大大

李承乾长呼一口气,等他彻底平复好心情后再度打开手机,先是扫了一眼时间,已经过去了快一个小时。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醒来,每一次论坛都是宝贵的机会,他没时间浪费了。李承乾登上论坛,感慨青天真是说话算话,但他并没有发现自己的私信有两条未读。

李承乾在思考接下该怎么做又该套什么样的消息。如今天气渐冷,可棉花相关他现在又不能种也没什么好问的……等等,天气冷?

他记得贞观年间打仗多是在冬季。

冬季往往泥泞难走,运粮艰难,有了马蹄铁是一方面,那另一方面或许水泥修路?

这可行吗,这成本放在古代真的可以吗,或者说有没有其他的方式方便后勤?

也不单单是后勤,不论是水泥还是运载工具都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李承乾皱眉,打开输入框,犹豫半响终是开始打字。【理性讨论,网文里的穿越古代修水泥路究竞有没有搞头,或者说在古代还能造什么方便交通?】

终究还是要承青天的情,这回李承乾取的标题没敢那么炸裂。就是标题太平淡回复的人也少,只有靠他不断地顶帖才能勉强不断吸引人聊下去。

1L:水泥我记得是一本穿越小说就有吧,土法水泥嘛,修路修墙的万能之选。

【我真的是大唐太子殿下):修墙?只水泥没有钢筋能搞?古代弄钢筋难度太高了吧。

3L:竹子呀,结构强度要求不高竹子是够用的。我隐约记得一几年的时候广东有个新闻,一个楼盘部分隔墙就是偷工减料用竹条代替钢筋,住户住进去了装修才发现。

4L:古代砖石很贵耶,某种程度水泥算是廉价的代替品。5L:竹子代替钢筋可以,但是技术含量也不算低,哪种竹子合适要挑选,还有防腐和混凝土粘合度处理,这些都要花大量时间去实验。【我真的是大唐太子殿下):回4L,可是水泥要磨的,成本也不低吧?7L:是的,效率肯定不如三合土。水泥我记着好像什么粘土砖头陶木碎片,还有乱七八糟的耐火材料炉渣灰成比例混合吧,后面还要加生石灰熟石膏。这些制作过程原料要磨成品也要磨,想想就麻烦。不过丐版水泥古代也算是有点的,你要是穿越的时间点不对会闹笑话的。【我真的是大唐太子殿下】:古代还能有水泥?!9L:我印象里最早宋朝就有类似记载,宋朝南边经济发达,江南地区王公贵族一开始用的砖石做墓,但砖石多值钱,偷的人不少。后来就有人想了个办法,用石灰和筛土夯实筑牢。看这记录,像吧。李承乾:该感谢他穿越的是唐朝吗?

10L:等等,楼主这昵称好眼熟啊。

李承乾心中一紧,选择性无视10L。

【我真的是大唐太子殿下】:那用水泥做驰道可行吗?12L:说起来我也觉得眼熟,怪哉。哦,楼主的问题我觉得不可能的。水泥修路这维修成本得多大啊,钱从哪来?何况水泥修路又不是一劳永逸,古代这环境科技过个几年就得修补。

13L:勉强来说要不就收高速不是,是养路费。你说水泥铺全国那肯定不现实,少数重要的军事要道和经济要道可以试试。军队就算了,一般从过路的商人世家大族手里抢钱。

李承乾看到现在脑子还是一团浆糊。

他既不知道如果想要搞土法水泥要尝试多久才能炼出,也不知道在唐朝弄水泥的大概投入产出比。

但有一点他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