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李翊、徐庶、诸葛亮:请我主进位称王!(2 / 5)

部曲,有着随时可以颠覆局势的力量。

并且高干这个人比较阴狠,很能够隐忍。

马超一战败郭援时,明明高干、呼厨泉还有着大量的生力军可以抵抗。

可高干依然选择了隐忍,主动将并州让给马超。

因为他笃定马超之后会离开。

历史上也确实如此,马超一战降并州,没多久就回了凉州。

而高干也重新掌握了并州的大权。

当然了,这个位面的马超被李翊留在了并州,使得高干不得不一直忍下去。

在拥有一支能战之兵的同时,还能够隐忍不发。

这种人如果不能被完全控制,就必须得被除去。

高干这股力量,不论是刘备还是曹操,都有些忌惮。

因为你要想把他除去,就得出大军去打。

但这样一来又很不划算。

并州同样位于边陲,人口稀少,气候干燥,经济不发达。

打它费钱费力,多的都赔进去了。

所以当能用最小的代价,除却袁氏这最后一股顽固力量的时候。

庞统便提出了与曹操共取高干的建议。

曹操微一沉吟,思考其中利害之后。

乃从郭嘉之言,依计行事。

庞统找到高干,谓他道:

“曹军久攻壶关不下,军心未定。”

“可趁今夜劫寨,必获成功。”

高干不疑有他,趁夜引军出城。

众军士衔枚而进,至曹寨时,大喊一声,鱼贯而入。

却扑了个空,未见得寨中有人。

高干心知中计,急欲传令回关。

忽闻得一声号响,四下里杀出大量人马来。

左边李典、乐进,右边于禁、曹仁。

高干大败,夺路走脱,奔回关前,大叫开门。

不想关上箭矢如雨,高干败军不得进。

高干大惊,正欲出声询问。

庞统立于关前喊话:

“……高将军,壶关吾已取也!”

高干这才知道自己被庞统戏耍了,举鞭骂道:

“……匹夫,安敢欺我耶!”

庞统大声回道:

“若是高将军肯早纳兵符,何至会有今日?“

“前者郯侯遣徐士入并,代尔曹典州事——”

“正为此刻耳!”

按剑近前,甲叶铮然。

“高将军,恕在下不恭,暂取尔并州事宜。“

说完,庞统还杀人诛心地向关下的高干作了个揖。

高干一率大军出关,庞统便立马带人接管了壶关。

高干气急,暗骂不愧是李翊教出来的学生,竟也跟他一样奸诈无耻!

于是,下令攻关。

众军士奋力取关,关上矢石如雨,不能下。

恰逢曹军于身后至,抄掠高干后路。

高干仓促迎战,再败一场。

走投无路,无奈只能向北去投靠匈奴人。

一路北上,方至单于界,只遇着一队匈奴人。

差人打听,乃知是匈奴五部中的左部。

其首领乃左贤王刘豹也。

高干乃下马拜伏于地,言曹操吞并疆土,今欲犯王子地面。

万乞救援,同力克复,以保北方。

左贤王刘豹乃前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子,现任单于呼厨泉之侄也。

由于灵帝末年,匈奴内部动乱。

刘豹乃留在汉地,直到于夫罗死后,呼厨泉继位。

他才回归河套,受封左贤王。

因此,刘豹本人相当熟悉汉文化,更了解汉朝目前是个什么情况。

袁氏已经不复当年在北方的统治了,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所以面对高干声泪俱下,备言此前袁氏与匈奴人多么多么友好而无动于衷。

刘豹只淡淡问道:

“吾闻刘备命马超镇守并州,今曹操犯境,公何不求助于刘备?”

高干狠狠道:

“刘备目今专心于辽东战事,无暇顾及我并州。”

“干本以为这是摆脱马超的好机会,不想徐州奸贼庞统,竟与曹操沆瀣一气。”

“谋我城关,夺我城池。”

“万乞王子出兵助我,收复并州。”

“否则唇亡齿寒,匈奴部亦难保全。”

刘豹一听庞统与曹操沆瀣一气,这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打你高干,是刘备、曹操一致的意见啊!

特么袁本初都干输了,我除非脑子被驴给踢了,才会为了你去同时得罪曹刘两大强权。

念及此,刘豹陡然变色,厉声叱道:

“吾与曹操本无仇隙,岂会侵我土地?”

“今刘备不容你,曹操要与你为敌。”

“汝却要我出兵助你,使吾同时结怨于曹刘耶!”

于是,下令将高干赶出匈奴界。

去壶关北上的道路被庞统堵死,壶关以南全是曹军。

如此一来,高干在并州是真待不下去了。

无奈之下,高干只能选择南下去投奔当世第三诸侯刘表。

一行人行至上洛时,都尉王琰将高干擒住。

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