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最核心的地盘打了。
发书回李翊处,李翊当即回信表示。
希望刘备早早派兵来渤海。
言外之意,李翊是赞成刘备打大规模会战的决定。
刘备得李翊书,大喜过望。
急聚文武,商议发兵河北事宜。
诸葛亮进言道:
“曹操僭位称公,尚立足未稳。”
“倘若魏地有失,中原震动。”
“大王且休辞劳苦,必须亲自征讨!”
刘备大喜,“此正合寡人之意!”
遂也在全国进行了总动员。
考虑到齐国战线颇长,各地肯定还是要留兵士守御的。
所以总共起兵八万人,由刘备亲征。
大军分三路而进,前部青州兵关羽,先去渤海与李翊汇合。
刘备自领中军,使张飞押后。
孔明、鲁肃在徐州总督粮草,勿使缺漏。
同时,
上书天子,谴责曹操拥兵自重,僭位称公。
刘备骑白马金鞍,玉带锦衣。
武士手执大红罗销金伞盖,左右金瓜银钺,镫棒戈矛。
护驾龙虎官军五千,分为五队,每队千人。
各按青、黄、赤、白、黑五色,旗幡甲马,并依本色。
光辉灿烂,极其雄壮。
所行浩大强盛,也是为了彰显齐国国力。
刘备大军的准备,以及行军都需要耗费些时间。
李翊这边却已经下令使大军进驻安平了。
安平是与魏国直接接触的领地,此举无疑宣告着李翊将要先对魏国用兵。
左右人谏曰:
“齐王已在整军路上,不妨等齐王大军至后。”
“合兵一处,则魏军一举可溃。”
李翊则道:
“……不然,兵贵神速。”
“齐王整军,声势浩大。”
“魏人必然知悉,倘吾留至此地等候大军,魏人便有了防备。”
“现在动手,魏国也没整好大军。”
“可以打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使其毫无防备,为我军取得先机。”
于是李翊力排众议,率军一万人,先去奔袭巨鹿。
时巨鹿守将乃曹仁也。
他奉魏公之命,严加守备巨鹿防线。
忽有人报,“齐兵越过安平,来巨鹿了!”
曹仁惊道:
“我闻刘备尚在徐州整军备战,齐兵何得天降于此?”
左右人答:
“刘备大军尚未至,是李翊先率兵来袭巨鹿。”
曹仁这才恍然大悟,李翊在北方有便宜行事之权,率兵先至并不意外。
只是曹仁没想到李翊这么大胆,在没有刘备大军做后盾的情况下,就敢先来取巨鹿。
众人问曹仁怎么办。
曹仁答曰:
“魏公尚在整军,吾大军亦未至。”
“所以还是坚守勿要与之战,乃为上策也。”
虽然两边大军都还没准备好,李翊不讲武德,率先开战。
这是一个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局面。
可李翊的名声摆在那里,曹仁也担心失了巨鹿,曹操怪罪。
所以选择了坚守为上。
李翊大军很快赶至巨鹿,曹仁命弓弩手射住城防,呼李翊道:
“李相何故兴无名之兵,犯我魏境?”
李翊答曰:
“吾主奉诏讨贼,何谓之无名耶?”
曹仁大笑:
“……李翊,吾知汝极为擅长口舌之辩。”
“曹某也不欲与你多做口舌之战。”
“魏公已经在后方整备军队了,汝刘备大军应该还未到罢?”
“吾料汝手中能用之兵马不过万人,凭你也想夺我的城?”
曹仁深通韬略,善晓兵机。
尤其同处冀州,对彼此都十分了解。
曹仁的细作,早就探听清楚。
李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所能动用的兵马最多万人。
再多调人马,会使得其他州郡守备不足。
尤其魏国的间谍系统已经渗进幽州,收买了不少当地豪族。
他们已经在幽州境内滋事,虽然不至于掀起多大的风浪来。
但也能恶心一下李翊。
更何况幽州北部还有强大的鲜卑人,虽然鲜卑与中原目前关系不错。
考虑李翊对蛮夷始终心存芥蒂,防着他们一手。
所以幽州的兵马肯定也不敢乱动。
基于此,曹仁不信李翊能在魏公大军到来之前,拿下他的巨鹿。
“曹子孝,汝道我不能夺汝城耶?”
李翊大声笑道。
曹仁不甘示弱,当即回道:
“李子玉,汝且休逞口舌之利,大放狂言。”
“吾就在城中坚守,看汝万人兵马,如何夺我城池!”
曹仁就这样跟李翊上下对喷了半个时辰。
渐渐地,曹仁发觉不太对了。
暗道李翊既然率兵先至,就应该兵贵神速。
怎么还有闲心思,一直跟自己在这里喷垃圾话?
这时,一匹快骑飞马跑至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