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买粮食(3 / 4)

桑户人家 游7 6607 字 2016-08-06

几两,几十两。只如今镇上并不止他这一家店卖野味,可是,材料却是很难得的。只把林大山稳住才好。

好在林大山也是个重信诺的,得了的野味,也都是送到那店里去。

桑玉柜子里的麻布还只剩下一半了。如今,她织好的布匹有十多匹了,全都整整齐齐的放在另一个房间里。她不常出门,自搬家后,就更少了。村里只有小半的人知道她会织布,那王氏听了,满脸的不屑,先前还那么铺张浪费的请全村人吃饭,如今,却是连衣服都做不起了。这就叫做自作自受。

心里很是高兴了几天。遇着人就把那桑玉说一通,只桑玉自己一点儿都不知道。

林大山心疼她累着,又这么冷的天气,虽说家里有炭火烤着,可还是觉得冷。那风也不知道从哪儿跑进来的,只觉得冷极了,见桑玉还在织布,小手冻得通红,连小鼻子都红了。心疼的很。第二天就去了山里,过了几天,背回一口袋的猎物,其中,竟然还有一只浑身通红的小狐狸。

那小狐狸应该是刚出生没几天,只有巴掌大小,圆溜溜的眼睛漆黑透亮,可怜兮兮的望着你,真叫人心里恋爱得很。

桑玉一见着,便狠狠的喜欢上了,直把那小狐狸抱在怀里,用手轻轻的抚摸着它光滑柔软的毛,眼睛里满是温柔。

那动物不像人,它们只凭着感觉便能知道谁对它们是真的好。像是感受到桑玉的怜惜,那小狐狸竟也往桑玉的怀里蹭了蹭,打了个秀气的呵欠,竟然就这么睡着了。

桑玉做衣裳,家里还有些布头,上次林大山又去镇上扯了些布回来,又买了一口袋棉花,说是让桑玉做身冬天的夹衣穿,而他自己,却还是穿得很单薄。桑玉心里有些高兴,又有些难过,可自己又怕冷,便叫他去镇上又买了些棉花跟布料回来。林大山本不想去的,他自己怎样都可以,何必浪费银钱。冬天,一转眼就过去的。只桑玉说你要是不去,我就把那棉花,那布料做成两件衣裳,你一件,我一件。

林大山本来买布料棉花就是给桑玉一个人的,若是做成两件,根本就不能够御寒的,这个冬天怎么都过不去的。桑玉本来身子就弱,这是林大山最担心的事情,可性子又倔死人。没办法,林大山只得又去镇上扯布买棉花。

这还是林大山第一次穿上夹衣呢。以往,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多少年没有穿过夹衣,他都忘了那是怎样的温暖了。如今穿上桑玉新做的夹衣,感觉就像是把一整床温暖的被子穿在了身上,连心都捂得暖暖的。

桑玉翻出剩下的棉花,给小狐狸做了个窝,就放在她的床下。那小狐狸蜷在窝里,睡得很是香甜,大大的尾巴盖住身体,可爱极了。

桑玉手里还有六两银子,家里粮食也没有多少了,她拿出二两,让林大山去村里问问有谁家要卖粮食的。再不去买点儿,只怕这个冬天连野菜都吃不上了。

乡下人都是把粮食看得最重要的,如今又是冬天,林大山把村里都走了一遍,竟是没有买着。便是何大家里,也没有多剩下的粮食。村里有余粮的,又不敢卖。到最后,林大山还是求到了王氏那里。王氏看着自己这个大儿子,许久不见,竟是看着陌生了不少,这不是面相上变了,而是给她的感觉,哪里变得不一样了。可细细一瞧,又没有发现到底是哪里不一样了。

想起上回林梨香及笄,林大山竟然只送了根木制的簪子,那桑玉竟是连来都没有来,可把王氏给气了个半死。这次见林大山主动来求自己,还是为了买粮食,王氏心头只觉得出了口气,连想都没有想,便说二两银子只能买一百斤。

一百斤?难不成你家里的粮食竟是比那猪肉还要贵?

林大山皱着眉头,觉得自己亲娘实在是喊得太高了。二两银子只能买一百斤,就是一千斤都是能买的。再说了,自己家里现在本就不宽裕,二两银子,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呀。

王氏见林大山沉思不语。眼珠子转了转,便又说道,“老大,如今已是冬天,还有谁家会卖粮食的。一百斤已经是多算的了。只你才花了一大笔钱,如今光是有了房子没有粮食也是不行的。人总不能饿死吧。这样,你先把你那房子让出来给你二弟住,你二弟好歹也是个读书人,自然该住符合他身份的房子,我呢,也不偏心,给你一千斤的粮食,这样也算是公平的。”

公平?凭你一千斤的粮食就想换人家的新房子,还说是公平,哼,也不知道王氏那人是怎么算的。

林大山眉头皱得更深,眼睛直看着王氏不说话,那眼睛里神色,似乎在说眼前这个妇人到底还是不是他的亲娘。

王氏却是时时刻刻都在记着林大发上回说的话,那次过后,家里又讨论了几次,可林老头儿不发话,谁也没有办法,最近又忙着林梨香的亲事,那件事倒是暂时被放下来了。

若是能把林大山那房子占了,自己也不用再花钱建新房子了,再说了,要建成林大山那样的房子,得花多少钱呀,她还舍不得呢。虽说要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