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的功能就是拍照。
小刘原想最后给男友打个电话,想了还是打开短信输入“加油!”。
旋即又想了想,贝齿咬着樱唇,有些霞飞双颊地在加油前面加了俩字。
“老公加油!”
只不过这份提前一个月到来的浓情蜜意,暂时没有被收件人获取。
调度室里的路宽正对着转播方bob耳提面命,并且把赵飞安排到了主机位的位置。
bob是是由国际奥委会主导成立的中外合资机构,其核心团队由全球顶尖转播专家组成,包括来自欧洲的ebu、美国nbc、英国bbc等国际媒体人。
以路宽的总导演身份,本身插手转播是没有资格的。
不过他这个总导演获得的是刘领导的直接授权,职权范围很广。
他为什么要插手转播?
这是吸取了上一世的“血泪教训”。
如果说上一世开幕式的艺术成就有100分,那bob的转播顶多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传达了50分。
在大型晚会中,负责切换镜头、决定机位的导播责任重大。
好的导播可以恰到好处地利用机位和远近镜头给大家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只是bob显然起到了反面作用。
譬如一个演员手拿竹制书简的镜头,从远景看像是挥毫泼墨的写意山水,但在电视上的近景就是插着羽毛的怪咖。
亦或是《歌唱祖国》和升旗时绝美的焰火时刻,bob的转播视角竟然给到了观众席和奥委会成员。
以至于后来很多经典画面是从bob官方发售的剪辑版中截取的。
路老板从专业导演的角度,给转播方再一次明确了细节要求:
“刚刚说到的《文字》环节,先给高空俯拍视角去呈现动态画卷,突出‘活字印刷’的矩阵感,切换特写的时候要聚焦竹简开合瞬间的机械联动。”
“还要注意led地屏与竹简反光的同步性,镜头注意捕捉竹简开合时地屏上对应浮现的篆体文字,用中景镜头去描述。”
转播方听得很认真,或者说不得不认真。
因为bob准备投放市场的9美元一套的剪辑版,还需要奈飞在北美帮忙发售。
不拿利益攸关的事情来钳制这帮洋鬼子,很容易被他们阳奉阴违。
路宽最后对自己安插到主转播机位的赵飞强调:“老赵,不要受外界干扰,关节时刻千万不要找领导位置,有的是机位拍大人物,我们后面再剪辑。”
赵飞坚定地点头,他也知道自己肩上扛着的重担。
导演组用中国美学和哲学构筑了这场晚会,路老板也给了他本场摄影转播的三大中国美学原则。
留白,镜头切换要保留呼吸感,如画卷展开前的1秒静默;
对称,用镜像构图强化仪式感,如太极圆阵的双侧机位对称拍摄;
隐喻,通过细节传递理念,如焰火“大脚印”和“丝绸之路”等地屏图案的同框。
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么多人的艺术心血,毫无保留地展示在全世界面前。
bob的转播导演和赵飞离开,张一谋、张继钢、陈伟亚等还在候场室中,分头对演员做最后的耳提面命。
鸟巢总导演调度室只剩下路宽一人。
他给女友回复了条信息,又走到窗边看着已经沸反盈天的鸟巢。
九万一千个座位已化作涌动的光海,观众们挥舞的荧光棒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在夜色中起伏明灭。
奥运会给这位未来的电影大师提供了世界顶级舞台,全球几十亿人将通过现场、直播、回放等方式欣赏他的这部杰作。
一万五千名演员!
8.31亿人民币预算!
从2005年竞标起三年多的拍摄时长!
汇聚了世界顶级的导演、技术、视觉特效、舞美专家、哲学家、文学家、作曲家!
才有了今天这部蕴含了中华民族顶级美学和哲学思考的史诗级“电影”!
这一刻,路宽站在时代的浪尖,胸膛里奔涌的不只是心跳,而是五千年文明长河拍打堤岸的轰鸣!
他掌心能触摸到玻璃传来的共振,那是九万双手共同托起的民族脉搏,是青铜编钟与量子芯片在历史维度上的和弦。
一个多小时的垫场表演结束。
7点50分,各国领导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进场,鸟巢仿佛瞬间化作沸腾的熔炉。
东北角的学生方阵突然掀起人浪,红色t恤组成的洪流如岩浆般奔涌;
港澳台同胞观礼区爆发出夹杂粤语与闽南语的欢呼;
来自灾区的孩子们踮起脚,小手将荧光棒摇成星星点点的银河。
与此同时,全球的时区被同一道光束串联:
东京银座的巨型屏幕前,穿和服的少女咬住章鱼烧竹签;
巴黎蒙马特咖啡馆里,留着莫西干头的艺术家突然放下苦艾酒;
纽约时代广场的纳斯达克屏下,华尔街精英们松开领带,在等红绿灯时仰头惊叹;
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天台,赤脚少年们围着老式电视机,兴奋异常;
就连暂时停战的加沙地带,某个被炮火削去半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