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竹笙的报复永远都不晚
确认了李珞的真实意向之后,徐榕生总算认真起来,交代了一番上周做的一些事情。
“上周五我约了钱大教育基金会的秘书处的秘书长,出来吃了顿饭,大概了解了一下设立新的补助基金的流程。”
徐榕生又喝了一口奶茶,感觉这年轻人喝的东西还怪好喝的,忍不住又多喝了一口,然后才继续说道。
“你可能会疑惑,为啥不能直接把钱捐给文学院,然后单独设立一个补助基金呢?”
“这个一方面是为了反贪腐,避免校领导以这种方式受贿。”
“另一方面,也是对你自己,或者说对重燃文化更有好处一点。”
说到这里,徐榕生停顿了一下,随后朝李珞问道:“你的重燃文化,现在一年得交多少税?”
“额……去年大概交了三百多万吧。”李珞回忆了一下,“今年可能要交更多。”
重燃文化这家公司算是一朵奇葩,这跟李珞的收入来源有很大关系。
说白了,整家公司的收益基本全都来自于李珞一人。
包括正常的稿费收入,歌曲版权收入以及后续的分成收入,还有小说版权出售的收入。
李珞刚开始写书的那一年倒还好,因为《我真不是明星》刚起步,总共也没交多少税。
但随着后续成绩的不断走高,尤其是第二年开始,渠道收入爆炸,主站订阅也因为袁婉青的爆火而再度出圈大涨,李珞的收入便来到了千万大关。
在之后第三年,《小欢喜》的版权售出,第四年暑假上映爆火,《大乾巡夜司》突破八万均订大关,《开端》版权被预定……
如此种种迭加在一起,再算上袁婉青那边的歌曲版权以及后续源源不断的专辑分成收入,重燃文化的现金流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
正常公司看了估计都会眼红。
毕竟资产是资产,跟现金流那就是两个概念。
一般的公司,净利润率如果能达到20%,就已经非常牛逼了。
更高的利润率,一般只有轻资产的高科技公司,奢侈品品牌以及一些金融公司才有可能达到。
但对于重燃文化来说,整个公司几乎没有多少额外的成本。
公司地址设立在李珞他们家的早餐店原址,店面就是他们自己家的,都不用租。
公司职员理论上来说,只有李国鸿和林秀红俩挂职的。
现在又多了个应禅溪。
除此之外就是日常负责法律顾问的田律师,算是公司内部最大的一笔支出了。
而这些全部加起来,都不如李珞收入的九牛一毛。
这利润率少说得有个90%以上。
严格意义上来说,重燃文化更像是一个空壳公司。
只是当初在李国儒的建议之下成立,用来帮李珞合理合法避税的一种方式而已。
但在最近签约了颜竹笙和阮琳两个艺人之后,重燃文化才真正从一家空壳公司,朝着一个正儿八经的娱乐文化公司转变和进步。
“钱江大学的教育基金会,属于国家认证的公益性组织。”徐榕生朝李珞介绍道,“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捐赠到基金会里来的捐赠款,都会以一定比例转化为一个抵税额度。”
“具体多少还要看捐款数额之类的细则,但这种东西有总比没有要好。”
“所以到时候,你可以选择以重燃文化的公司的名义,对钱江大学教育基金会进行捐赠。”
“这样不光是能有抵扣税额的好处,对于你树立公司形象也会有很大帮助。”
李珞听完徐榕生这一番话,顿时了然点头,心里对这件事已经有了定数。
“徐叔,那这个具体要怎么做?”李珞问道,“这方面的流程要怎么走,我都听你的安排。”
“这样,我待会儿下午给你邮箱发一份申请文件。”徐榕生说道,“你可以拿去给你公司的法务过目一下,然后按照上面的文件要求进行填写。”
“这个捐款申请表填写好了以后,再转发给我。”
“我这边呢,先拟一份助学基金的设立申请表出来,到时候连同你这份捐款申请表一起,上交到校党委。”
“等校党委那边开会审批通过之后,再完成捐款。”
“到时候捐款资金会先从钱大的教育基金会账目上过一手,然后由校党委复批,将这笔资金划拨到文学院新设立的助学基金上来。”
“如此一来,这个助学基金才算是正式成立并且运转起来。”
“整个流程估计得好几个月的时间,最快的话,也得等明年开学,这个助学基金才会开始运作。”
又说完了一长串的内容,徐榕生喝完了手边的奶茶,还有些意犹未尽。
李珞认真记下之后,便点头表示同意,只是又问道:“那校党委那边没什么问题吧?”
“放心。”徐榕生淡定说道,“有渔的外公就在校党委里任职,一个助学基金而已,都不用学校出钱,没人会拒绝的。”
听到这话,李珞顿时忍不住在心里呦呵一声,没想到有渔姐家里竟然还有这种背景。
他上辈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