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年销3000万的野望!40万平方米很大(2 / 3)

车牌缓缓驶来。

“老曹,你这眼力可以。”陈延森打趣道。

曹达华嘿嘿一笑。

五分钟后,奥迪车停了下来。

率先下车的人是陶静文,两脚还没落地,就绕车一路小跑,为孟远志拉开车门,护住车门上沿防止碰头。

不愧是中枢司大秘,这套动作行云流水。

别人做起来可能会显得谄媚,可陶静文却全程神色淡然,让人生起不来一丁点反感。

“孟先生,陶秘书。”

陈延森主动上前问好,并介绍了曹达华、蔡景明两人的身份。

“等了三个多月,这时间可真长呀。”

孟远志微微一笑,似有深意地调侃着,余光瞥了一眼陶静文。

陶静文秒懂自家老板的意思,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两张名片,分别递到了曹达华、蔡景明手里。

“好饭不怕晚,我相信所有的前期筹备工作,都能成为产能稳定性和高良品率的保证。”陈延森回应道。

“订单量能跟上吗?”孟远志颇为关心地问道。

陈延森脸色一僵,心里骂道: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算上小米和华为的手机代工订单,以及橙子移动电源订单,勉强只能消化三分之一的产能。

这也是工厂只招了5000多人的缘故。

在他的计划中,4号工厂还要经历两次大规模招聘,才能初步满员,从而释放出产能的最大值。

孟远志看着陈延森,心里明悟,笑着摆摆手道:“你说得对,好饭不怕晚,一切慢慢来。”

5000多个社保岗位,在2012年可不算少。

陈延森陪着孟远志来到揭牌仪式的主会场,两人坐下后,陈延森便趁机提到了快的打车的牌照问道。

“牌照可以给你,但最多只能挂靠500名专职司机。”

孟远志沉吟半晌,随即说道。

牌照给了,但又加了限制。

“谢谢孟先生。”

陈延森读懂了对方的潜台词,只要没人复查,他挂5000、50000、500000都行。

但要是上面过问,孟远志只会回复,自己当初只给了500名专职司机的合规执照。

出了成绩,孟远志理所应当地分一杯羹。

出了问题,孟远志也能第一时间撇清关系。

陈延森笑笑,跳过这个话题,有些话心里明白就行,绝对不能问出来,因为一问就是不行。

“虚城那点地方,根本不够你发展,有没有想过,来庐州建个自己的集团总部?”

孟远志提议道。

他打听过,橙子科技、橙子支付、今日科技和拼呗商城的办公场所,都挤在朱仙庄科技园,暂时还没问题。

可这几家公司的扩张速度极快,再过两年,恐怕整座科技园,都塞不下陈延森的员工。

“想过,但是没钱。”陈延森摊了摊手,话里的意思不要太明显。

孟远志笑了,像陈延森这样不要脸的年轻人还真不多,普通的大学生企业家在他面前,说话不打颤就算心态够平稳的了。

“我可以给你提供一笔低息贷款,工业用地方面,每平米的价格在150-375元,免费就别想了,但可以通过土地使用税减免、土地出让金返还和基建补贴,把价格做到四到五折。”

孟远志收敛笑意,坦诚说道。

“免息贷款还差不多。”陈延森小声嘀咕道。

他确实计划过,在毕业后把公司总部搬迁到沪城,庐州不是不可以考虑,但福利得让他满意。

况且,在庐州建总部,也丝毫不会影响他将来去沪城建分公司,先把好处拿到手再说。

“免息?你倒是敢想!亰东方落户庐州时,也没敢张这个口。”孟远志笑着摇了摇头。

他能在规则之内做让步,规则之外的事,哪怕只超一分一寸,也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

“开个玩笑,孟先生不用当真,这次的贷款额度可不能像上次抠抠搜搜,30亿没问题吧?”

陈延森一本正经地问道。

“30亿建总部?你要多大的工业用地?”

孟远志语气一塞,只当陈延森又在说瞎扯淡。

“40万平方米,估计勉强够用。”

陈延森神色平静地说道。

40万平方米?

你当是建工厂啊!

孟远志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起来。

陈延森见对方不相信,只能再次强调道:“阿狸在杭城西溪的桃宝城,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几年后,拼呗的市场规模,可不一定输给桃宝;另外,还有橙子科技、今日科技和橙子支付,40万平方米很大吗?”

孟远志一听,眉毛顿时拧在一起,他看了看陈延森,这才意识到,对方的野心比他想象中还大。

40万平方米看着大,可说到底也就600亩工业用地。

他当然搞得定!

“孟先生,我提的要求并不多,如果处处都给我打折扣,我宁愿放弃庐州,不瞒您说,我的首选是沪城。”

陈延森瞥了孟远志一眼,抢在对方开口前说道。

孟远志失笑,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