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府尹自幼读书,圣人告诉他“子不语怪力乱神”,但眼前这张试卷却让他似乎感受到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
不然的话,这个现象怎么解释?
就是天纵之才不打草稿,要创作三篇八股文也得稍微构思一会儿吧?
在旁边有不少打杂的书吏、杂役,众人看向万府尹的眼神就有点怪怪的。
大京兆你这是从哪找来的二百五关系户?就算你给别人大开后门,也要装的像样点啊!
还不到一个时辰就能交卷,演都不演了是吧?
这时代科举考试的前三关并不糊名,另外还有个默认的潜规则。
就是交卷早的考生可以向主考官申请当场阅卷,或者当场接受主考官考察。
毕竟这时候主考官比较闲,闲着也是闲着,有点事情做也是乐见其成,还能博得一个奖掖人才的名声。
很多主考官与考生之间的科举佳话,基本上都发生在这个互动场景。
所以白榆交上试卷后,又按照潜规则,对发呆的主考官万府尹说“在下斗胆请大京兆当场考察,裁定优劣!”
万府尹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立刻就恢复了镇定。
管你是鬼神之力还是什么别的原因,试卷到底怎么判,最终还是由他这个主考官说了算。
说你不行,你就是不行,行也不行!
万府尹挥了挥手,像是打发苍蝇一样对白榆说
“你先下去吧,过两天再来看榜,自然就知道结果了!”
白榆却不依不饶的说“我听说在往年考试中,对交卷早的考生,一般都会当场考察,此乃科场惯例也!
而到今次,大京兆为何不当面考察在下?莫非是看不起在下?”
万府尹非常有理有据的呵斥道“胡搅蛮缠!惯例也只是惯例,并非制度!
朝廷从来没有明确规定说,对第一个交卷的人必须当场考察!”
对白榆的试卷,最终肯定要否掉,但出于谨慎,万府尹并不想现场当面否掉。
主要是担心白榆会公然在考场上发疯,最后又将事情闹大,再次超出自己掌控。
万府尹甚至觉得自己已经看穿了白榆的想法,就是故意等着自己当场毙掉试卷。
最好应对策略就是先打太极冷处理的,只要不出结果,白榆就没有理由闹。
等到放榜后,一切尘埃落定,再闹就掀不起风浪了。
可是令万府尹万万想不到的是,白榆一秒都不带犹豫的,当场就开始叫唤!
“言而无信!言而无信!考前我拜访过你,你答应过的!
你凭什么不看我的考卷?你凭什么不当场就让我通过?”
万府尹人都懵了,你白榆闹事还讲不讲基本规则了?
现在考试结果都没有出来,你凭什么闹?
从来就没答应过你什么,你这样与强行碰瓷有什么区别?
正当白榆变本加厉的时候,忽然被一双大手按住了。他扭头看去,就看到了钱千户的老脸。
白榆诧异的说“你怎么进来了?这里有你什么事?”
科举考试从乡试开始才能做到彻底隔绝内外,纪律极其严厉。
乡试之前三次考试的考场秩序相对宽松,以钱千户的身份,能混进来似乎也正常。
“我就料定你要闹事,所以提前申请了驾贴,专门进来看看你。”钱千户答道。
白榆不满的说“一边歇着去,别妨碍我争取自己的权益!”
钱千户好奇的看着考案上试卷,又问道“你交卷这么早,不会是在卷面上胡乱写了几张字吧?”
先前白榆一直在苦练写字速度,他是亲眼看到的。
白榆没再理睬碍手碍脚的钱千户,准备继续与万府尹纠缠时,又有人赶了过来。
本场考试的监试官、监察御史吴时来带着人站在白榆面前,淡淡的说“本院要对你进行查询,你跟本院走一趟。”
如果万主考和白考生之间真有猫腻,偷偷摸摸的把事情做了,他这个御史没看到就无所谓,犯不上较真到底。
可是这两人公然拉拉扯扯,就在他这个御史眼皮底下舞弊,这就很过分了。
身为监试官,他如果无动于衷没点反应,那就是失职,传了出去一样会被弹劾。
所以吴御史也是不得不出面,例行公事进行监督。
换成一般考生,听到被当场调查只怕腿都要软了。
但白榆的反应仍然不同凡响,两眼放光,热情积极的说“在下配合,一定配合!”
吴御史“”
你这反应,是不是有点失心疯?
随即吴御史就带着白榆,去贡院的内院正堂进行问话,钱千户不放心,仍然跟着。
到了地方后,还没等吴御史发问,白榆却反客为主、喧宾夺主的说
“刚才在下本来就想着托人去报请御史老爷,没想到御史老爷竟然主动过来,真是叫在下惊喜!”
吴御史不由得在心里吐槽,你是被调查的,惊喜个什么?
他理解不了白榆的脑回路,就直接问道“你与主考官之间,是否存在舞弊之事?”
“没有!绝对没有!”白榆果断矢口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