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多说什么了,关于这亲事,你们是怎么想的?”
宁老太从张桂花进了院子之后没主动开过口,由着张翠和白小琴说话。现在见张桂花主动和自己搭话了,她也不想摆架子,毕竟甩开宁玉这个锅比什么都重要。“那彩礼这块你们准备给多少?”要知道老三说的那个人可是愿意出大几十的彩礼啊,她还想要用这笔钱给她的宝贝孙女买工作呢。
张桂花虽然抱孙心切,但也不是傻的,宁老太什么得性她不知道吗?现在对方问彩礼了,她自然也要问嫁妆:“看你们家的嫁妆决定。”按照宁老太的尿性,会给宁玉嫁妆?她觉得不靠谱。
宁老太听她提起这个,不由的脸色一沉,可想到宁玉的情况,她又叫苦:“我们家人多,吃的多,花钱的地方也多。供几个孩子读书都花了不少钱,实在没有钱准备嫁妆了。”
按理来说,这个年代的普遍嫁妆是一橱(衣橱)、一箱子(木箱子)、一床被子。而普遍的彩礼是几块钱到十几块的,聘礼两斤糖。
这是大多数家庭的礼。
张桂花听宁老太什么嫁妆都不准备,心里反感的不行。只不过也没表现出来:“那我们给6块的聘金、2斤的糖。”也就是最低等的。她也想大方一点,给十几、二十几的彩礼,家里也给的起,可女方没嫁妆她就不想给这些彩礼了。
一听到彩礼只有6块钱,宁老太和心里的大几十相比,顿时感觉像喝了尿一样的恶心。这林家太小气了。现在谁家的彩礼只给6块钱的?
正当宁老太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就见宁老二房间的门开了,宁书从里面出来了。她走着古代女子的小碎步,步伐轻盈。她走到众人面前,对他们露出温婉的笑容,“爷爷、奶奶、大伯父、大伯母……婶子……”和每个人打了招呼,然后又施施然的进了厨房。
张桂花笑着应了一声,相比于宁家这些人,她觉得宁玉很挺文气的,言行举止让人看了也非常的舒服,像城里人。
可她不知道,宁家人看着行为举止和以前不一样的宁玉都吸了一口冷气,本来还想在彩礼上讨价还家的宁老太马上道:“行,那就6块彩礼,2斤糖,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张桂花听答应了这个彩礼也松了一口气,就怕这老婆子狮子大开口:“婶子有什么条件?看看我们家能不能满足?”
宁老太道:“你家要先把林城的生辰八字给我,我们得看看两人合不合,如果合的话得尽快结婚。”
张桂花:“我家老四的生辰八字可以先给你们。”这个她认为正常,“但尽快结婚恐怕没办法,宁玉才十六岁,还不到结婚的年龄,还有我们家老四也没见过宁玉,得先让他们见见再说。”虽然儿子说婚事他们做主,只要女方品行好就好。可到底是给儿子找媳妇,她还是要让儿子见见对方的。
宁老三:“如果两人的八字合,你们可以先把人娶回家,咱们乡下地方,这个年纪就嫁出去的大有人在。至于你说的两人见面,如果林城几年不回来,那不是几年都见不上了?就这样一直拖着?”
张桂花心里一动,先把人娶回家她也是愿意的,她还怕等宁玉到了年龄再娶回家的话中途会有变化。“几年不回来不至于,我可以给他发个电报,如果他有空的话让他尽快回来。”
这时,一道声音从厨房的门口传来:“你们是在给我说亲吗?”随着话落,她步伐保持着小碎步从里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