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脑补的心疼最为致命
陆沂舟等人很知道他们现在和陆安是一条船上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都铆足劲儿在看《本草纲目》,外出去山上寻找药材时也认认真真地找,没有一个偷懒。
一一而等来日带领百姓上山采摘和炮制药材时,他们也会不遗余力为陆安扬名。这就是陆安出手将他们从配所拎出来的缘由之一。陆宇大大咧咧地说:“这可比清理河道轻松多了。”其他人都很赞同。
陆安叮嘱他们:“如果感觉药材和实物不同,便记录下来,拿去药市询问,瞧瞧是相似的东西,还是我收录时收录错了,错了便校正。”众人齐齐应是。
却在这时,陆安听到不远处有人笑着说:“九郎,你们在这儿干什么呢?陆安侧头一看,是申王,对方怀里抱着一个雪白粉嫩的小兔子,手在不轻不重地把玩着兔耳朵,抚摸着兔子脊背。身边还跟着十来个侍从,从各个方位将他围住,一看就知道是护卫好手。
申王慢悠悠地走过来,看了一眼他们手里的《本草纲目》,就笑了:“在学习如何辨认草药?”
陆安点头。
申王又看了一眼那草药,便道:“紫花,一房四隔,看着有些像扇子,子大如胡椒而色紫,触之极便……这是射干?”陆安微诧:“大王也懂药理?”
申王:“我不懂药理,不过你写的那本《本草纲目》我从头到尾都看了一遍说着,他竞然背了一段:“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孙真人《千金方》治喉痹有鸟娶膏。张仲景《金匮玉函》方治咳而上气,喉中作水鸡声,有射干麻黄汤。”
真的一字不差。
陆沂舟几人震撼地看着申王,缓了好一会儿才小声地,轻轻地抽了一口气。是什么情况才能让一个对药理一窍不通的人,去看医药书?他们才几个月不接触外界,九郎居然已经能得到一位大王不惜血本的拉拢了?!
而陆沂舟看着陆安,更是呼吸急促,瞳中流露恍惚惊叹之色。这是多少男子梦中都不敢想的成就,魏家姊姊生为女子,却是做到了!大
陆家人发现,申王自从见到他们后,就开始和他们同行了。一一或者说,主要是和他们九哥同行(薪朝管哥叫哥,管弟也叫哥),至于在场其他人,这位申王殿下也只是初见时含笑朝着他们瞥了一圈,便不再关注了“九郎,荀子在《劝学篇》中提到: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这射干,就是你们方才发现的射干吗?"申王饶有兴趣地问。
陆安点点头,道:“荀子说这话是为了劝学,实际上,射干通常能在山脉中较低的坡地上寻到。”
申王似乎对这些药理很感兴趣:“我此前看《本草纲目》中说射干就要采根,这根要怎么采?我瞧那书中不曾说。”陆安当即弯腰,拨开群草,掐着射干的茎,没有摘,只是尽量仰起来给申王看:“就是将它挖出来,再用剪子剪掉所有茎叶,只留根部。它只有这根部可以入药。剪完后还不能歇息,还要把它根须的泥土剔掉。”她一边说,陆沂舟等人就一边记,这些也是要回头加进《本草纲目》增删版里的。
而陆安在那里说,申王竞真的将下襟一撩,小兔子往侍从手里一递,蹲下去看那射干。
侍从们瞧着自家主上直接蹲下去那一幕,面上一下子扭曲起了诡异的惊恐,人也颤了颤。
偏偏主上一个眼神也没管他们。
陆安和柴稷,一个说得仔细,一个听得高兴,间歇着还有询问。完全将其他人忘在旁边。
足足聊了一刻钟,侍从们不敢坐下,只能默默站在旁边看着。陆沂舟几人倒是各自找了个地方坐下来了,有心想听,但听了片刻,越听越纳闷。
等会,之前不是还在说《本草纲目》吗?怎么现在说到什么“多喝汤”保持房间通风”了?《本草纲目》有这个东西吗?怎么突然从“射干治咽喉肿痛”说到“汤可以稀释痰液,痰难咳出时可以多喝汤的"?
陆安聚精会神地和申王说着自己学过的护理知识:“我知大多数百姓家贫,很多时候待客时都只能端冷羹出来,但生水真的不能饮用。”柴稷满脸新奇:“为什么不能饮用?那山泉分明清甜可口,饮之十分止渴。”
陆安用古代人能听懂的方式,告诉他:“山泉中会有野兽的尿液和粪类便…”柴稷激灵了一下,面白欲呕。
“你饮了野兽的尿液和粪水,就会得痢疾、伤寒、霍乱等病。只有将生水烧成汤,水里的尿液才会被烫成烟雾飘走。我说的话可有说明白?大王?”柴稷用手捂着嘴,生生把干呕又堵回去,随后才惨白着脸道:“说得很明白,我明白了。”
以后宁死不饮生水。
陆安说:“多饮汤就能少生病,这对于穷苦人家而言,是他们最容易寻到的'药材'。他们每日都要做饭,哪怕两天只热一顿,其余时间都吃冷饭冷菜,那也有开火的时候。可以每次开火时,将生水和饭食一同煮,能煮多少算多少,能有多少汤算多少,百姓完全可以做到每日饮汤,只是他们不知饮汤的好处和饮生水的坏处,才会不去废这功夫。”
柴稷缓过了那阵恶心感,听到这话,说:“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