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比(二)(1 / 2)

第46章琴比(二)

应劭之一曲惊众。

“我觉得魁首就是应大郎了!”

“我也觉得!”

“这曲子我听得心情难受,我想到了我的科举,我已经考了三次了,还没有过省试。省试没过,每一次就都要重新从解试考起,太难了,我感觉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其实也未必……我更喜欢开局那首牧童小调.……”“我也是……”

“我比较喜欢打腰鼓的那位,那种张扬活泼又辛热的风格,我很喜欢。”审美这种东西本来就很主观,众口难调,总有人心中的第一是另一个人,但比试比的就是谁的审美能俘获最多人的欢心,如今场中绝大部分人都成了应邵之的俘虏。

“九思!"应劭之将筝仔细放好后,拍拍陆安的肩膀,爽朗地说:“听说琴比第一的奖励,除了铜钱布帛之外,还能以三州之力为其寻找一样与乐器有关的物件,不论是木材竹材还是其他材料,亦或者名琴名笛一一你有想要的吗!我送你!竞是已自信自己能得第一了。

但以他之前的筝音,却又能理解为何他如此自信。一一有才华的人,在自己的才华上,总是或外露,或内敛地流着傲气。而通州来人听到这句“我送你",已然眼前一黑。应大郎,你是真大方啊!

而其他州的人听到这话,也是目露震撼之色,议论纷纷,交头接耳。赵公麟跳将起来,愤怒地对着应劭之喊:“需要你送吗!我们也能送!"应劭之眨了眨眼睛,笑着说:“那请上台。”他要送的这个可是奖品!意义非凡!你用钱买可不算!陆安:“守慈,其实……

话没说完,赵公麟一脸的理所当然:“那肯定是要上台比的!”然后他转过身,看向其中一位女同窗,脸上那理所当然又化成了微妙心虚:“四娘,上!”

洪四娘子讶道:“我?”

她下意识摸上腰间洞箫,又想摇头,但看到那么多人瞧着她,便硬生生克制住了,低声说:“我一介女郎,怎能当众和人逞凶斗恶?”赵公麟也低声说:“可你是咱们州学里乐曲学得最好的那个,你可是我们的倚仗!”

洪四娘子怔了一下,抚摸着洞箫。

从未有人说过,她是……倚仗。

她原本的想法是,在嫁人之前,过来见见文会,见见世面,至于真的上台作比……淑女怎能如此为之呢?

便是此前打赌于市中吹箫,那也是有赌约在前,而且家族也需要她有个才女的名头。

赵公麟再压低声音:“我跟你说,我一看那姓应的,就知道他不安好心,他肯定是要拐了陆兄去通州!陆兄去了通州,山高路远的,咱们可就见不到他了!”

赵公麟:“我也不白要你东西,我知道你对那优胜品没有兴趣一一我家,我叔父那有本孤本……就那个《翰苑》写本,你不是一直想看吗?回去我就拿给你!你拿回去抄,放心,没人知道的。就当我那这个和你换!送你也行,不过伤得等一阵时间,我得伪装好我把它弄丢了。可能会断腿一阵子,但不碍事。”旁边突然传来一道声音:“我家那个柳公权书宋拓《神策军碑》的拓片,天底下只有那一册了,你找我借了几回我没给,如今我可以做主送给你。”赵公麟和洪四娘子都吓了一跳,扭头就看到原来是戢氏子戢仲雲。“你尔……”

戢仲雲加入密谋,低声说:“我也不想九郎去其他州,何况,通州风头出尽,我不太愉快。”

想了想,脸上有笑容浮现:“放心,我不用断腿。”赵公麟被这么一调侃,也不气,而是很惊奇:“你拿家里的东西出去送人,居然不会被打?”

戢仲漂”

怎么说呢,这大概就是败家子、散财童子和归家与族中人进行商议,摆明利弊,述说东西送出去后能有更大的收获的差别吧。赵公麟见他不吭声,讨了个没趣,便也不搭理他了,再看回洪四娘子:“怎么样,换不换?名声的事你不用担心,朱家最擅长这个,回头我找三十郎让他出手,保证你清清白白,大伙儿都说你力挽狂澜,是义士!”别看赵公麟做事比较横冲直撞,可他冲之前,也会先思考应该做好什么准备。

洪四娘子还是摇头。

赵公麟努力挤出来一个笑脸:“那算啦,我再想想……“不。我是说……”

洪四娘子望向陆安那边。陆九郎听不到她这边说的话,却依然在接触到她的视线时,朝她微笑示意,眼中认真凝望着她的存在。洪四娘子没有跟任何人说,但她一直都有察觉到,陆九郎看人,是平等的看待的。

不论是面对州学的门房,还是求学的女郎,还是同窗男子,亦或者只想要来寻找优秀夫婿的女子,他都是一视同仁,不会瞧不起卑下的门子,也不会去佩观满脑子只想嫁个好人家的女子。

他也没有怜悯,更没有鄙夷,他只是平平淡淡,有礼有节的平视。洪四娘子有时会很突兀地想,便是她退学了,嫁人了,有时在街上意外碰到这位昔日同窗,对方也不会有任何可怜她从女儿成为妇人,再不复往日无忧无虑的心思,只会含着笑和她打招呼,而后很自然地顺口一说:“四娘不是对汉代感兴趣么,我昨日见街头那间书铺新进了《汉书》《史记》的刻本,足有十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