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效仿汉唐太宗文皇帝,养正育德,崇俭任贤,还望诸卿与朕共勉。”
“‖‖″
莫非是先帝显灵了?!
立刻便有官员擦着眼泪,回忆起当初那小太子聪敏好学,伶俐可爱的样子,几乎恨不得当场拜祭天地,感激上苍:官家终于不再行事诞漫了!官家都这么说了,此前因着官家行事作风心有怨言的大臣们哪还能记得曾经的不满,满心满意只想着一展所学,不负圣恩。这种情况下,官家仿佛随口一句:“朕可怜房州遭难,诸学子恐怕无心科举,便做主,将房州的解试时间移到本月。礼部记一下,他们考得晚,来日省试投纳家状等文卷,最后期限可在锁院之前。”没有大臣想要刨根问底。
这事明面上看,也没什么需要刨根问底的。他们便也不知,此次房州解试中,诗赋科有一人,姓陆名安,字唤九思。陆九思终于要科举了。
感谢大薪厚待文人。从七十年前起,这七十年里,既有皇帝主动觉得让读书人脱下衣服检查其有没有夹带小抄,非常侮辱人,打算制止这件事,又有文官上书,要求罢废科举搜身,保留读书人的尊严。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在这几年间得以呈现一一大薪各级科举考试罢废搜身之举,学子不必再解衣摘帽,只需接受监门官在身上拍打,翻检携带物有无夹带即可。
陆安已做好了准备,不管那监门官拍到哪里,她都绝不会表现出羞涩扭泥之态。
她还穿了好几件厚衣服,在不需要脱衣搜身的情况下,厚衣服足够遮掩住任何不对之处了。
陆安排着队,排到她的时候,取出考状,递给监门官,等待对方核验考状上的籍贯、姓氏、亲族、保人。
一一等通过解试后,这考状上还会有州府解试的履历。过了礼部省试后,又会加上省试履历。
那监门官低头一看考状,又抬头看陆安:“陆安……可是那位孝义九郎?”陆安面不改色:“正是在下。”
心中却起了忧虑。
明明拍两下确定她身上没有明显的夹带痕迹后就能放她进考场的事,这声“孝义九郎”一叫,不管对方是想攀谈还是想认认名人,于她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一一迟则生变。
那监门官摸了下鼻子,不好意思道:“久仰大名。九郎那一首《望海潮》将杭州里里外外结结实实地夸了一顿,我身为杭州人,实在欢喜。”监门官一边说,一边打开陆安的篮子,篮子盖是翻盖样式,翻起后正好挡住了其他人的视线,只能看到监门官在低头检查有无小抄。片刻后,他抬起头,笑着把篮子送回陆安手中,还顺手盖上了盖子:“好了。九郎你靠过来一些,我检查一下你身上。”“好。”陆安走近了两步,已经调整好了心态。却见那监门官借着她身体遮挡,抬起手,隔空随便拍了两下,假装是检查夹带,而后冲她笑了笑:“没有夹带,可以进去了”读书人以被搜身为侮慢之举,哪怕是拍打的举动,其实也是一种轻慢一一陆安立刻意识到,对方是在向她卖好。
便投桃报李,对着监门官微微一拱手,作揖:“多谢。”而后进了考场,坐到了自己座位上。再打开考篮一看,里面的食物竞然没有被撕扯开的痕迹。而她收拾妥当的笔墨纸砚,也没有翻乱。说得更明白点,对方连翻找都没有翻找,那片刻功夫,只是在做做样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