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西游记(2 / 2)

育自身这种说法!

那他们多晒晒太阳,也能引起天上神仙的注意吗?还有那个辨认鸡子能不能孵出小鸡的做法,是真的吗?神妙,奇特,非凡,光怪陆离的故事在他们面前展开。他们过往几十年的生命里,从来没有听过这么有趣的故事。村子里口耳相传的传说更多的是带着教育性质,过年时村老唱的那些祭词他们听得云里雾里,城里那些说书的,他们倒是听得懂了,也没什么教育性质,但他们哪有时间和钱去听别人说书呢?

这小郎君说的故事太有趣了,他们都不忍心离开这里去做别的事情,眼睛睁得大大的,里面满满的期待。

陆安继续往下说,说了石猴出世,说了水帘洞,说了出海寻仙。说得听故事的人心头火热,随着石猴喜而喜,随着石猴悲而悲,随着石猴的见闻,自己好似也有了见闻。

这就是陆安要选《西游记》来当故事的原因。《三国演义》的故事太深奥,《红楼梦》又太文雅,《水浒传》是反书,细想来,唯有《西游记》最合适,又有趣又跌宕起伏,还是唯一一则让她就算不记得原书措辞,也能凭借印象说个七七八八的故事。一一并且,特别方便她魔改。

陆安打算养成这些佃户听故事的习惯,以后她推广什么东西,就能借故事的名义去推广了。

一一比如辨认鸡子能否孵化的本事。

而且,不止是鸡子,不止是她的佃户们。

如果天下百姓都来听她的故事,那她的变法如何能不成功?只有她一人来讲故事不行,以后她的门生,她的下属,她的同党,都要会讲故事。而天下百姓得知那是陆安的故事,也必然愿意听。陆安神色不动,只是看了一眼陆十一郎,确认对方在认真记录她的行为,这才继续慢悠悠地往下讲。

穿越者身为后世之人,或许有些地方比不过当代佼佼者,但唯有一样,是这个时代的人无论如何都比不过的一一

她的眼界。

陆安深切知道舆论的重要性。

而这个时代的人,他们只是隐隐约约摸到了苗头,比如传童谣,比如造势,但都是特定需求下的产物,要论成体系的口舌掌控,还得看现代。古往今来那些失败的变法,除了掌权者不够坚定,除了变法实施者不够下狠手,还有一个缘由,那就是他们并未掌握民间口舌。明明变法是好事,却没能让百姓了解到它的好处在哪里,满心心相信那是恶政,却不知其实是遭受了小人的扭曲。

陆安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她必须造出自己的口舌。就从这个小村子开始一一

权力是什么?我有权,他有力,他听从我的指挥,就叫权力。若是连一个小村子她都无法驱动他们,谈何变法?她不能等进了官场再去学这些,一步慢,步步慢,在官场之外,她就得练手了。

就在这讲故事的气氛达到最顶点的时候,在美猴王得知斜月三星洞存在的时候,陆安的说话声戛然而止。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了。”

农人们依依不舍:“别啊,小郎君,再多讲一讲,把斜月三星洞讲完可行?”

陆安摇摇头,面色如常:“我还要去探望得病的祖父,不可久待,若你们还想听,明日同一时刻,在此地等我,我定会来此继续说故事。”农人们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说好了!小郎君你一定要来!”一一这可是我们村里唯一的电视节目啊。

陆安脑子里不合时宜地升起这个念头,便禁不住莞尔:“好。一定来。”郎君美姿仪,这么一笑,登时笑得众人面色蹿得通红,移开视线,再不敢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