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决定紧跟陆安的步伐(1 / 2)

第93章朱家决定紧跟陆安的步伐

第二日,朱延年上门来找陆安了。

“九郎,我来时听人说,你预备为自家田地架筒车,还不止一辆。”这不是什么需要隐瞒的事,陆安遂点头:“对。佃户浇水困难,田里没有水亩产就会减少,那毕竞还是我的田。”

朱延年一想后说:“九郎,既然那筒车是你自行掏钱建的,可别忘了向佃户们收钱。可不能让他们不要钱地用,任何东西不要钱,就得不到珍惜了。”陆安一下子明白了过来一一她就说之前总觉得有哪一处没做到位:“亏得有你提醒,若非如此,等我后面想到此事,便是好意思再提,意义也不一样了。朱三十郎不知陆安想要什么意义,他只是稍稍松一口气,随后道:“九郎你不觉得我这般是铜臭味太重便好。”

他自己知晓,州学中许多学子面上不说,心底其实还是不太看得起他,他们家明明已转为耕读之家,行商已是副业,这些人却依旧视他为商贾出身。若非陆九思曾当众言利,他也不敢出言提醒。陆安:“怎是铜臭味,不论身处何地,公是公,私是私,这些事得分清楚。朱三十郎一拍手掌:“是极!”

朱三十郎道:“我和你倒也不是缺那点做筒车的钱,但规矩就得一开始立起来,而且百姓得知这筒车是花钱才能用的,才会珍惜。不然这筒车关节精妙且脆,他们胡乱使用,用坏了,要花钱修不说,三天两头坏也耽误事儿。”陆安点点头。

而且,这么做还有一个利处,她不知道朱延年有没有看出来,但她能做,却绝不能把这事说出来的。

一一一个村子百户人家,认可她给予的荣耀,且愿意听从她的指挥,愿意为她建立秩序,这村子里的村民,到底是大薪的百姓,还是你陆安的私兵。敏锐一点的人还能想到周朝时: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陆安已经在思考,怎么运用语言的艺术以及能和官家私底下通信的特权,将这个事过个明路了。

自己主动说,可以把这事的潜在危害降到最低,但如果被别人呈上去,哪怕没有添油加醋,在官家那里终究是个疙瘩。她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随时可以直达天听。

那厢,朱延年犹犹豫豫着开口:“九郎,家里人让我给你送个礼儿。”陆安打趣道:“什么礼竞让你如此踌躇?莫非是要请我当说客,去为你和州尊牵桥搭线吧。”

朱延年面露尴尬之色,拍了拍手掌,屋外款款走入两名绝色佳人,竟还是双胎,行举也几乎一致,明显有被人训练过的痕迹。她们一左一右行了个礼:“妾见过九郎君。”朱延年几要掩面而去。

他早和家里说了,陆九思不慕色,可家里非要他送。如今可好,尴尬在这儿了。

朱延年用力一闭眼,再一睁眼,硬着头皮说:“此二婢乃自幼时便采买至家中,不干重活,只学习一些伺候人的活计,只因着跟在主家身边多年,看多了书画,倒也好学起来。前些时候听得九郎才名,心中生慕,求得家里开恩,说是甘愿跟在九郎身边为奴为婢,替九郎你磨墨添香。”这两名女子在朱延年说话时也不多做动作,只是一味抬起脸,用一双盈盈美目注视着陆安,十分整齐,十分漂亮。

这对姐妹知道自己的容颜的杀伤力,尤其她们还是双胎,两张一模一样的脸含情脉脉看着人,基本不会有男人不被她们拿下。然而出乎她们意料,陆九思一扭身便出门去了,只留下一句:“朱兄,此等佳人陆某无福消受,陆某心中唯有科举,失礼之处还望见谅。”竞是对她们无动于衷!

朱延年便也只能先把二女带回家。他把此事和家主一说,本以为家主会大失所望,不曾想,对方却是激动起来:“陆九思当真如此?”朱延年道:“是。我早说……”

朱家家主摆摆手,只是看向那两名女子,问她们:“你们细细把陆九思看你们的眼神说来。”

这两名女子是朱家特意养出来,在特定场合对付男人的,察言观色皆是一把好手,当姐姐的上前半步,挑要紧的说:“九郎君见我等下拜时,仅是谨守礼仪地瞧了我们姐妹俩一眼,不见任何惊艳之色。三十郎君说妾与妹妹心慕九郎君时,九郎君仍是神态端持,不为所动。”

“好!好!好!”

朱家家主喜不自胜,径直对姐妹俩道:“你们去账房支五两黄金,便出府自便吧。”

姐妹俩却急忙跪倒在起,拜求:“郎主莫要赶妾走。妾不走,妾只想终身伴在郎主身侧。”

朱家家主只是道:“这是你等卖身之契,拿上它,离开房州。”姐妹俩接过自己的卖身契,强压喜色,拜谢道:“谢郎主开恩。”再也不提什么“妾只想终身伴在郎主身侧”这种话了。待姐妹俩离去,朱家家主看向沉默不语的朱延年,问他:“可看出什么来了?”

朱延年此时倒是勉强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了:“家主是想瞧一瞧陆九思定力如何,是否会被美色所惑?”

“是。也不全是。“朱家家主说:“表面上摆出一副正人君子做派的学子十分之多,但一旦旁人给了台阶,说那美婢是仰慕君子才华,那些个君子便会迫不及待顺杆子下,收下美婢,嘴上还要说自己是得遇知己。若陆九思是这般人,我是万万不会再让你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