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答故人(2 / 2)

地上,道:“现在清点一下伤员,看看有没有受伤重了不能走的?有就抬去下一个城镇,自己留在那儿,没有的话就继续去汴京!”赵公麟直勾勾看着汴京方向。

九思!我来啦!

九思!我来了!

应劭之装好自己的书箱,背好自己的包袱,翻身上马。“益之!我们走!”

不久后,陆安一行人也到了汴京,到了大薪这个明面上歌舞升平的朝代的都城。

都说大宋以一国之力供一京之地,这才使得汴京极其繁华,如今看来,大薪也不逞多让。

鳞次栉比的店铺,人来人往的街道,小贩靠在墙边高声叫卖,百姓与商人对着货物讨价还价,贵族前呼后拥地去城外踏青,平民摸着兜里的钱也不吝于买些东西回家享用,饭铺与茶肆比比皆是。

朱延年失声惊呼:“原来这就是汴京!”

确实比他们房州好上一万倍。

众人左看右看,寻找旅店,当他们穿梭了层层街道和人群,找到一个旅店落脚时,都快瘫倒椅子上了。

对汴京的印象也从“繁华"变成了“挤”。这一路走得并不快,到处都是人,数以万计的地摊,数十万计的商贩,数百万计的商品,小摊贩还会随声唱卖,便弄得汴京街头十分之喧闹了。陆容坐在条凳上,先给陆安倒了一杯茶水,然后才给自己倒,解决了口渴问题后才发出一声感慨:“一年多未回来,汴京还是这么拥挤。”汴京的酒楼旅店也很贵,他们都不是好奢靡的人,便找了一家便宜一些的旅店居住。旅店便宜到大堂的四壁空空荡荡,没有什么装饰物,一楼摆放了四五张方桌,每一个桌子配了四张条凳。

二楼的房间倒是不少,大伙儿两三个人住一间,完全足够分配。朱延年也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一口下去胸膛暖热,舒服得他眯起了眼睛:“还好有陆家几位兄台在,说不必要早早去汴京,不然完全无法温读功课。的确如此,我在大堂中都能听到外头的唱卖,实在吵闹。”这是真正住过汴京的人才能给出的建议,而许多学子没有这种经验,想着提早来了,提早找到旅店落脚,剩余时间好好读书,一到汴京直接傻眼。能闹中取静的地方都被高官豪门占了,你住再好的旅店也还是能被唱卖声吵到。

一一据有心人统计,汴京的小商贩至少有九千家。是家,不是人。也因此,摆流动地摊及固定地摊的,至少有万人。提早到的,几个月下来学不了一点,还因着不习惯这喧哗,要被折磨得精神崩溃了。

陆安道:“如今已是午时,该用饭了,你们想吃什么?”学生们对视一眼,齐声兴奋道:“火锅!”陆安笑道:“都吃了三天了,还吃?”

学生们异口同声:“吃!”

“先生提出的火锅就是好吃!”

“锅子底料十分之香!”

“一伙人春寒时围着锅子吃肉,实在热腾。”陆安莞尔。

在这个时期,所谓的"x朝就出现了火锅"绝大多数都是营销号在带节奏,火锅的精髓在底料和各种调料以及涮肉,而你仔细看"x朝就出现了火锅”的内容,你会发现,那些所谓的火锅,其实只是弄个锅子煮肉--俗称白水煮兔肉/鸡肉/鸭肉/猪肉/羊肉蘸酱。

而雪天吃配上底料和蘸料的锅子,那才是人间顶级享受。陆寰二话不说,找了店家借了风炉来,架起锅子开始熬汤底,可惜的是没有辣椒,陆安熟悉的许多佐料也没有,在其他人惊为天人赞不绝口天天都想吃的时候,她自己其实对在大薪吃火锅没有什么想法。一定要说想法,那还是开一下海上丝绸之路,把辣椒先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