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拼命点了点头,把背上的书箱解下来,抱在胸前,跟着陆安进了屋。
两人对坐,陆安喊人上了一壶茉莉花茶,倒给陈耳一盏,然后诚恳对他说:“我如今不能随意收徒。抱歉。”
陈耳喝着暖香的茶水,眼神是湿润的:“学生知道。学生只是想请教先生一些问题。”
“这当然可以。"陆九思温和地说,眼角上都含有一种平和:“但我只有半个时辰的空闲,你介意吗?”
茶水暖暖地在喉中冲刷,仿佛能洗去人世间所有的哽咽。陈耳当然不介意,他的心里也暖暖的一-为了陆安的态度。他抓紧时间开始询问,陆安便也耐心为他作答,那些独到的见解与深入浅出的叙述令得陈耳感到说不出的满足。
半个时辰转瞬即逝,陈耳意犹未尽,但他知道他该道别了。“稍等。”
陆安说完,便铺了一张纸,写了几个大字,再落了款,写了花押,盖下印章。将卷起的纸递给他:“这句话送与你。家中若缺钱,便将这幅字卖了,我的字也些许能卖点银钱。若不缺钱,将这字送去州学,也能换来上学的机会。”陈耳捧着那卷纸出了门,站在那月光耀眼的街上,恍若梦里。打开纸一看,上面写着十个大字,字体神韵超逸,上有奇气,似欲脱纸而出。
真不愧是书法名动海内的陆九思所笔。
但更重要的是字的具体内容: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
陈耳怔怔看着这句话,心中朦朦胧胧激发出一种莫可名状的感觉。他不知道如何形容这种感觉,但他好像又能坚持下去了。州学……州学……只要进了州学,不仅衣食住行都由当地官府管,还能得到伙食费用,带回家中……
陈耳回头最后看一眼陆宅,便步履轻盈地离开了。今夜一见陆九思,虽只有半个时辰,却让陈耳经久难忘。大
但第一次看到有人在陆宅门口等的陆安是不知道陈耳心中的感激这事的。而且,她也不能随便因为同情心就接待这些人,她必须硬起心肠,否则等待她的只有无穷无尽的蜂蝶。可如果只接见一部分,更不妥,不患寡而患不均,其他人不会想到你的难处,只会觉得:你有时间见他们,为什么不能见我?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你是不是看他们更能给你好处……陆安目不斜视地掠过府门口的人,回屋读书。她书房里现在有很多的书,每一本都是私坊刻的精品,没有一处错漏、谬误。和她发配房州时看的书天差地别。
不过新书上面就没有别人的注释了。但陆安可以自己在上面写注释,现在变成了别人借她注释过的书来看了。
陆安看书,习惯边理解边背,她的记忆力很好,基本上一篇文章看完,便也能背得滚瓜烂熟了。
别人要花好几日才能背会,又要花好几日才能融会贯通的东西,她基本上几个时辰就能记下,一字不差。
看完书,又去练字,这是她每日的功课,哪怕再忙再累,她也绝不会停歇。练完字后,已是入夜。
陆安起身活动活动身子骨,不紧不慢地在宅子里走两圈,院中已是空无一人,弟子们所住的客房已是油灯燃尽,应当是睡下了。陆安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她只是回房中,拿过柴稷给她的信件,开始看起大薪的税收情况。
虽然她连省试都未开始,但这些她都得提前了解。古代都是重农抑商的环境,宋朝也是如此。但宋朝有个特点,它抑商,却也发展工商业,北宋仁宗时期,商税比重已达40%左右,到北宋后期,商税甚至完全压过了农税。
等到南宋,因着只有半壁江山了,更需要大力发展贸易,非农业税已达84.7%。
而商税收入如此之高,代表着朝代对商人的剥削也十分高。大宋有2200个税关,明朝都只有11个。
薪朝如今的情况和北宋后期也差不多。
陆安想降税,别的不说,至少不能让农人挑着自家的粮食还有禽产去城里售卖还得交税,除了交税还有各种加征,这剥削太恐怖了。这些税收,这些钱财,完全可以从其他地方收取。国内才几个人,与其收这些人的钱,还不如对外发展。
比如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
“唔……日本的金山银山铜山,以大薪现在的实力,暂时还不能跨海作战,先实行贸易战。贸易口…广州应该可以。”“浙江和山东,我记得也可以当贸易口。除了日本,高丽那边也可以开展贸易。”
“等日本的白银大量流入,就可以用这些白银从成都开贸易口,去东南亚一一等等,大理现在是不是中国的领土来着?唔,对,感谢金庸先生,感谢大理世子段誉一一大理也得开展贸易。”
“东南亚的话,只有成都这个口不够,还有哪个口能通向东南亚来着?地理……地理……对!广州!”
“不过,贸易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农税的减少,百姓不仅有了喘息之机,还少了部分压榨,这样,人口必然会迎来爆发性增长。”“薪朝现在的亩产,吃得下那些人口吗?”“生产力不足,人口却增多,只会引起饥荒…”“所以得先发展生产力。不能指望美洲那边的作物,唯一能做的,只有发展农业机器……”
夜灯如豆,陆安揉着太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