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1 / 2)

第148章阅读理解

最后蔡辉用一条颜色殷红的火腿"贿赂"了杨彭年,这才得到了点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机会。

一一其实只是同窗间的玩闹罢了。

杨彭年看了抄录来的两首诗,就从容不迫地说:“在下只是赏阅者,对于此诗用字之精妙,定然是不及九郎君本人的。今日不过献丑了,若有错处,还往诸位海涵。”

他道:“这第一首,首先说第一二句: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优场便是演戏的场所,太平时期,处处都是演戏之所,社日、社祭、社戏从来便是儿童游乐的场合,我不知诸位如何看的,但我一见这句,就仿佛瞧见了如今大薪的安定、富足,非是太平盛世,百姓如何能把观戏当成生活的一部分,非是生活的一部分,求利的优伶如何会让戏场处处开满?”解读完后,杨彭年停顿片刻,礼貌询问:"诸位见解如何?”众学子中,蔡辉是最年轻的一位,此刻当仁不让,骄傲道:“依我看来,此二句当得是社日颂太平诗句之首了。不大费笔墨,不以难词来书写繁华之景,处处是优场,只这五个字,那东西闹市、百戏歌舞、新旧瓦子、座无虚席之景便跃至眼前了。”

“的确是如此!"金岱经过之前的事情,对陆安不得不服气了,此刻也干脆地承认:“处处是优场′这五个字,瞧着很容易想,实际上大繁似简,在下冒昧问一声诸位,若自己写社日,敢说不会去详细描写繁华景象,用一些诸如′万人"拥堵“游人密布'此类的词?”

那确实很形象了。

此言一出,众学子见此惨烈对比,忍不住就想放声大哭。譬如同样是写摩肩接踵之景,他们总爱流于表面地用“人群如织怎生回",但如果是陆九思,想来就会直接以“春衫脏"三字来形容人群拥挤吧。当然,也说不定是更精妙的用词。反正是他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到的描写。“以愚弟之见,还是不要去猜测天才的心路了吧。咱们继续看第三四句?”这人一说完,便得到三五人迫不及待地附和:“是极是极,彭年兄还请继续。”

杨彭年就说:“且看参军唤苍鹘,京都新禁舞斋郎。这两句,若是不解'参军”苍鹘′是何物,理解意思便会吃力了。”“参军、苍鹘都是戏角,参军是正角,苍鹘是配角,解了这两个词,整句意思便明了了。京都禁了舞斋郎这样的曲艺演出,但是民间社戏仍是异常繁荣,曲目百出,十分自由。这也是太平年间才有的景象。”杨彭年有理由感到丧气:“太平年间,百姓的社日才会过得轻松、热闹,而且满足。我从来没想到,原来还可以如此使用对比,以禁忌来反向写民间的宽松。”

有些东西不能细分析、细想,一旦细想,就要忍不住怀疑对方的脑子是怎么长的,自己的脑子又是怎么长的了。

而这酒楼角落中,有一士人装扮的人也在用餐,他听到杨彭年的分析,亦是抬起头分了心神关注。

待听完杨彭年的话语,便是下意识叹了一声,紧接着又随着其他人一同笑起来,一边笑,却又一边摇头。

和他同桌吃饭的人结结巴巴地问:“你……你在叹什么,是,是觉得……觉得陆九思的诗,诗不,不好吗?”

那士人装扮的人在周边人的注视下,打了个呵欠,又叹了口气:“我笑陆九思知音甚少。”

他道:“京都新近禁演舞斋郎,民间社日就演出参军戏,这些人难道看不出陆九思也是促狭之辈么?想必陆九思当时心中有些不悦,在挤兑人呢!”说完,他便拾起桌上酒瓶,大口地喝起酒,喝着喝着喝得太急了,又大声咳嗽起来。

话语传到杨彭年这边,他沉默片刻,行到这士子桌前,深深一拜:“我等还是想法太浅了,阁下可愿品一品陆九思这第二首诗?这首春社前日之作。”士人装扮的人咳嗽的那几下使得他苍白的面容上泛起了一丝红色,但瞧他眼中那陡然亮起的光芒,又让人疑心他面色嫣红是听到要品读陆九思的诗,神情激动导致的。

“项卿子,字与名同。“这人这么自我介绍自己,酒瓶被他喝空了,他就把酒瓶放到一边,起身时,语气充满了被压抑的狂热:“我知道陆九思的第二首诗,在我看来,其他几句仅是中上等,唯有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才是超越了凡人所能作诗的极限,登临仙境。其他几句诗能不能被许多人记住,我猜测不了愚人的想法,但我能肯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必然流芳千古,令无数人津津乐道。他们甚至或许不知道这是一句诗,只以为这是一句俗语,但会有无数人记得它,不论男女老少,不论鸿儒白丁。”

金岱低声咕哝了一句:“这些话谁不会说,谁能看不出来这一句诗的厉害之处啊。”

项卿子身旁那个结巴的人听到了金岱的话,竞是噗嗤一下笑了出来,项卿子也是不管他笑,也不管别人怎么说,只是自顾自夹小菜吃了起来。结巴的人依旧结巴,人还很老实:“项……项兄,他们说……说你说的话像…像放屁。”

项卿子长长叹了口气:“有的人不会转述,可以不用转述,不然会显得我跟你坐在一起,很孤独,很可怜,好像我是一个多么不讨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