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烛的策略,简单概括,还是“以肉换粮”。
但相比于在玄青海执行的那一套,在具体施行上,却又多了许多不同。
首先,兑换比从玄青海时期的“一比一点五”,变成了“一比二”。
即一石马肉换两石粮食。
若只是这样,这无疑是暴政。
才被压下去的局面,必然会再起波澜。
但宋明烛通过巧妙的设计,完全抚平了这可能的波澜,还能造成多方共赢,大家都觉得自己赚了的局面。
他的具体计划是这样,取三十五万石的马肉,以及七万匹苍岚马,用作这一次的“粮肉兑换”。
一匹苍岚马,在剥皮去骨之后,平均能得净肉六百斤,也是四石左右。
这还是“黑风军”人力匮乏,时间紧张的原故。
若是能处理得更精细些,从皮,骨,血,以及脏腑、下水等处,再额外榨出一石左右的可食用部分,绰绰有余。
“黑风军”匮乏的人力和时间,又恰是各沙民聚落最不缺、最廉价之物。
所以,即便撇除活的苍岚马所具备的种种价值,将其当成简单食物,一匹苍岚马“定价”五石食物,也没有任何问题。
而对一匹成年的苍岚马来说,它这一身肉只是其保底价值。
只要使用得当,创造出远超它这一身马肉的价值并非难事。
宋明烛设计巧妙的地方,也恰在此处。
参与“粮肉兑换”的,有三十五万石“死肉”,以及七万苍岚马,同样估作三十五万石“活肉”。
全都按照按照一比二的兑换比施行。
也就是说,完全执行下来,总共七十万石马肉,要从各沙民聚落中“兑换”出一百四十万石的粮食。
但是,关键在于但是——
现在,参与兑换的沙民聚落,只需拿出七十万石的粮食即可。
比如某个沙民聚落,愿意拿出七千石粮食参与兑换,那么,该聚落立刻就能收获三千五百石的马肉,以及七百匹苍岚马。
此刻,参与兑换的聚落反而是占便宜的一方。
便是立刻将苍岚马杀了取肉,都不会有任何亏损。
当然,按照一比二的兑换比,该聚落还欠七千石粮食未曾支付。
但这部分欠账,并不需要立刻支付,而是可以等到今年第一季粮食入库之后。
那至少也是三四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且不说,这么长的时间,苍岚马早就挣出了自己的“身价”。
更重要的是,三四个月之后,玄幽二州的局势必会更进一步明朗。
若是“黑风军”没能立足成功,那自然是“人死债消”,他们自然不需要支付剩下的欠账。
可若彼时“黑风军”依然健在,那意味着玄幽二州的天都要变了,继续履行协议就是了。
何况,他们也并不吃亏。
听完宋明烛的讲述,耿煊也明白过来。
这看似“以肉换粮”,实则是“按揭买马”。
“……这第一批兑换来的七十万石粮食,我们可以拿出三十万石,用来赈济那些食物匮乏的部落民。
剩下四十万石,则归入军中后勤。
加上另外十万石左右的杂粮和马肉,未来一个月内的人马所需,基本上就可以满足了。”
若再加上借出去的三十万石,以及“按揭买马”未支付的七十万石粮,未来几个月的粮食消耗基本都有了着落。
不过,在阐明自己设想之时,宋明烛的神色还是有些忐忑的。
想出这么一个方案,这已是他绞尽脑汁的结果。
既能迅速从沙民手中抠出粮食,又不至于引发负面影响的方法。
还能凭空腾挪出一些粮食用来赈济部落民。
同时,又给“黑风军”减了负,还提前解决了未来几个月的缺粮隐患。
虽然,对于“黑风军”的巨大需求来说,这也仅是解决了一部分。
但这已经称得上是面面俱到了。
算是宋明烛这些日子以来的“巅峰谋算”。
可他依然不敢保证,耿煊会完全认可他的提议。
因为若要得到后续收益,“黑风军”就得彻底钉死在这里。
且在接下来必会与董观爆发的关键一战中,不能掉链子。
虽然,耿煊已经向他们表明了态度。
可他内心究竟如何想,谁又能说得准呢?
宋明烛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控死了“黑风军”未来数月的战略腾挪空间。
耿煊看出了宋明烛的忐忑,没有就此多说什么,而是开口夸赞道:
“很不错,你这方案真的很不错,就依你的计划去办吧……有什么需要我出面的地方,尽管提。”
宋明烛大喜,保证道:
“有您的首肯,就是我最大的底气……我保证在一个月以内,便给您一个安宁初定的大后方!”
说着,他与曹鳌二人便要告辞离去。
看着已退至门口的宋明烛,耿煊心中一动,道:“你等一下。”
宋明烛微有惊讶,但还是立刻顿住了脚步。
他身侧的曹鳌,同样微微一愣,脚下也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