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飞过去,再不然花一枚灵石乘坐修士的船。
但轻功不靠谱,高功亲眼见到有人被称为轻功水上漂,但在这湍急的河中跳了几下就摔了下去,要不是他施救,大概就淹死了。
飞过去则依靠凡人的技巧,有能人木匠制造一种飞帆,借风而飞,河边风大,刚好能飞,可惜造价高昂一般人用不起。
修士的船虽然可行,但要考虑到灵石,一枚灵石对炼气修士都没有什么用,但放到凡间足够一名凡人使用十年,若是节俭些还能使用十几年、二十年。
这种情况下,就有人创出了所谓的划水剑,普通人也不行,他们体魄不足以支撑,只有所谓武功高强的人才可以。
划水剑说白了就是划船,但划船绝对行不通,别忘了河中有礁石,船只触礁的后果自不消说。
但船跟人不同,人能攀礁石,船被礁石碎。
用划水剑的人,用一种叫内劲的东西,在河中能够顺大浪而行,用内劲推开左右跟前方的浪,让身后的浪将自身冲到前方。
划水剑诀在水中如桨,能够保证他们避过水浪,碰上礁石也不怕,他们的内劲能让他们攀上礁石。
于是,划水剑成了那处要渡河的人颇为向往的工夫,不过那是数十年前的事情,现今河上已有大桥,在急浪中安如泰山。
沈叶连使数次,这时停下让他们思考,过了片刻后,重新出剑。
“看清了。”沈叶特意提醒他们看清,料想剑诀有些玄机。
“咻!”直刺!
“咻!”横斩!
这是一记剑招拆分的两下,直刺之后横斩,不跟之前一样滑回。
拆分的剑招让人看不懂,但如果不拆分会更让他们迷惑,沈叶拆分剑招后,等了片刻再将两剑一同使出。
“咻!”“咻!”直刺加横斩!
连贯的剑诀让人看的分明,不出所料,这依然是划水的剑诀,跟他们划水的样子很像。
“果然。”单羽目光浮动,就要起身指出剑诀,但想到剑诀未尽,于是复坐下。
单羽的动作引起他人怀疑,很显然,单羽可能看出了其中玄机。
“划水的古剑诀。”于夏盯着沈叶,这门剑诀就是划水用的,料想是古代之时汪洋遍地,又无船只,于是只能用剑划水。
“不是划水剑。”高功目光不定,划水剑只是划水,但方才分明有攻击的效果,而且沈叶的剑肯定不是划水剑,因为划水剑不是古剑诀。
沈叶的划水剑必然跟划水二字有关,也可能无关,比如沈叶的划水剑可能就是如今划水剑的古代版本,只是沈叶又添加了攻击的招式。
难以分清,难以分清。
主座四人开始谈论起沈叶的划水剑,以他们的眼光纵然没见过,却也知道这种剑法的目的。
横是渡海,刺是击剑。
“原来是那门剑诀,消失很多年了。”沈度一笑,他没想到能见到这门剑诀。
曹鹰生的和气,微微低眉道:“据说当时陆地的面积只有十分之一,九成的地方都在海中,后来这十分之一都淹了,但被海淹的地方却有一半变成了陆地。”
“沧海更替,陆作海,海成陆。”魏负轻声道,其实他并不自负,只是要装成自负的样子。
剩下的杨邺一直未出言,其他人目光自然聚来,好歹也发表一下看法。
于是杨邺就道:“九州史记载,当时十分之一的陆地,秦州、中州、吴州三州各有一块,后来被淹了,现在吴州的化成碎片,中州的在湖底,秦州的在东海。”
“秦州的还在?”沈度愕然,如果还在怎么不知道。
“九州史一万八千六百七十二页有记载。”杨邺道,又道:“不过现在可能什么都没了,时间太久了。”
沈度便暂时息下寻找的心思,当然只是暂时,如果得到确切信息他还是会去找找,就算这么久,可能也有东西留着。
曹鹰跟魏负也是这个想法,只是没说出来,但陡然一亮的眸子,表明他们有野心。
九州史的厚度没人知道,因为东西实在太多,现今流传的九州史都为简史,王朝更替不过一句记载,外魔入侵这样的头等大事也不过一页,这都是九州简史上有的。
九州简史大概有数丈的厚度,而真正的九州史,可能有数百丈高,其中王朝更替这样的事情,应该有几十页,外魔入侵应该有数百页。
而这样的九州史,想翻尽没有千年时间绝对不可能,也没有修士会去翻九州史,没办法,太多了。
便说一点吧,当时陆地的面积的确只有十分之一,然后这十分之一被水淹了,反之原本是水域的十分之九,有一半变成了陆地。
然后,被淹的十分之一又有近半地方重新露出水面,但久在水下导致易碎,于是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