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利益与良心
唐圆月并不是个心软的人,不然当年父母死的时候她就让家里的叔叔伯伯生吞活剥了。饶是如此,她一想起大堂姐的事也心如刀绞。当年她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嫁一个读书人家,等着丈夫、儿子中举再去看看那些人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宁州府的人再贵重,到了那个时候也老了贵不动了。
毕竞不管是对家里还是衙门,都是年轻人更值钱。宋文当年若是没答应这个,唐圆月根本不会那么快就嫁人,只是丈夫别的倒好,科举上看着倒不像是那块料,宋律就更别说了。这么多年下来,她对翻案也有点灰心了,而且人心都是肉长的,万一翻不成案,宋老爹和李老娘怎么办?让他们也跟着受罪吗?听着窗外嬉闹的动静,唐氏忽然问:“这孩子今年几岁了?”唐俗和唐家没有血缘关系,他只是唐老爹发善心收养的孩子,可既然承了唐家的养育之恩,唐家的因果自然也应该担一担。“这孩子聪明,前些日子我去席先生家问过,席先生说他有天分,原本还想写信给县城的书院让人收下俗哥儿,就是这事要越过董家的子弟很有些不容易所以才耽搁下来了。“唐老爹懂女儿的意思,皱起眉道:“就是这么干对他太狠心了。“谁家会特意养一个孩子去干这等险事呢,也显得养孩子的别有目的似的。唐圆月却觉得爹想都太复杂,道:“八字还没一撇,爹如何知道他会吃亏?再说这事也早,他长大后若真有本事,咱们倒时候再拿出来说罢了,只要这孩子有良心,总会看在养育之恩上帮把手。要是他也是个庸才,我难不成还真能让他去招祸?”
唐老爹就叹了口气,父女两人都没有再说话。宋莺和唐俗在外边倒是说得欢快,主要是她说唐俗听。宋莺数着钱,道:“外祖母方才觉得我身上钱太多,叫我给娘收着,我没答应。你在家的钱也让外祖母收着了?”
唐俗摇头道:“我不挣钱,零花钱都是她给的,用不着交。"当然也没多少就是了。
但他也不是很赞成宋莺把钱全自己拿着,乡里没有大奸大恶之徒,但偷鸡摸狗的是却不少,倘若给人摸走就不好了。宋莺还是不干,道:“我又不会每天都带在身上,多出来的我都藏起来了,家里除了我谁也不知道在哪。”
唐俗也不是很关心这事,随口道:“你拿这么多钱在身边干什么?”“花啊。“宋莺一笑道:“我家和你家可不一样,我家舍不得吃肉,人人都瘦得猴子似的,我得攒钱给家里买好吃的,不然以后要短命的。”唐俗仔细看了看宋莺,她虽然经常肚子都吃得鼓鼓的,但四肢确实还很纤细,就是宋琴也挺瘦的,他还以为城里人就是以瘦为美呢,没想到是宋家舍不得吃。
“宋家苛待你了?他们不喜欢女孩?"乡下诸如此类的事时有发生,唐俗也见过不少,还有些担忧。
宋莺看他一眼道:“家里对我挺好的,就是我老爹老娘自己吃得也寡淡得很。其实是因为我家早年太贫,如今家底看着比乡里人好得多,但以后我和小妃小叔还要说亲呢,想同一个跟我们家差不多水平的门户结亲,这银子就不大趁手了,所以家里才这么节俭。”
唐俗听见不是宋家苛待她便放了一半的心,还很为她着想道:“可你这么拼命做菜卖,就是活得久了估计也是个矮子。小孩子不多睡觉会长不高的。”宋莺难道不知道么,所以她已经打定主意有空就多睡觉,这不是出门玩么,这计划还是在春晚巷子里再实行比较合适。唐俗说起来只比宋莺大三岁多,但他心理年纪在整个村里都是数一数二的早熟,想的也就更多一些。
他还道:“而且你说家里要给你说一个跟宋家差不多的门户,但别的读书人家恐怕没有你家里开明,能接受你出门干这些活儿。”宋莺早就想到了,道:“我开个店,做老板娘不是很好吗?”唐俗:“你们巷子里肯定有不少差不多的门户,你能想到开店,估计也是因为别家有做媳妇的在开店的缘故。那我问你,那些人家的媳妇是亲自出门呢,还是把事情交给下人来做。”
宋莺卡了壳儿,仔细回想起来,春晚巷子里还真有不少跟他们家一样有两三个下人,媳妇还开了店的,宋虎媳妇就开了个豆腐店,但她还真没有自己亲自去,而是买了一对夫妻在店里打理。
这样一看还真是唐俗说的那样,自己现在做的完全是透支未来的事。宋莺素来是个在俗事上看得开的人,她一乐,道:“管他的呢,反正我娘不会害我,她能点头就说明她心里有数,只是还没到跟我说的时候罢了。再说还有范娘子啊。
接着把金瓶和范娘子的事一说,“我和小姑想做范娘子这样的人,就算说亲说不上有钱人家锦衣玉食,找个老实本分人听我的话也成。“就是男人不赚什么钱,只要够听话,她也就不计较了。
宋琴拉着宋律去鸡圈里扯了一把鸡尾巴毛过来正好听见,她竖着眉毛道:“侄女儿,可害些臊吧,女孩子怎么能成天把成亲的事挂在嘴上呢?要叫我娘知道了,还不得气晕过去。”
而且她觉得宋莺太没志气,要是成亲,男人不挣钱不听话,要他干什么?她爹不就又挣钱又听话吗?
宋莺觉得宋老爹也不是个特别听话的人,他不还藏了一些私房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