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青云点点头。
“臣知道。”
“知道你还敢上这种奏折?你不要命啦?”
望着略显气愤的顺治,蒋青云知道,自己已经真正的走进了小皇帝的内心。
简在帝心?
不,蒋在帝心。
著名的官场物理学家牛顿曾经说过:
“我给唐宁街的领导们提供方案时,从来不会提交唯一方案。一般来说,我会提交上、中、下三策,供领导们挑选。”
“把选择权交给上司,就是最好的护身符。即使事情办砸了,上司也没法甩锅给我。大不了,两颗人头一齐落地。”
“后来”由于教皇和国王的双重压迫,我漂洋过海来到东方,成为了一名客卿,但我没有气馁,凭借扎实的物理知识和良好的斗争素养,顺利进入帝国内阁。说实话,我在伦敦的社交场也要站起来敬酒,我其实并不排斥敬酒,我只是不喜欢给蠢货敬酒。”
“我,牛顿,一生俯首拜青云。”
蒋青云低声道:
“臣的想法是,先从六部当中择一部,由臣来牵头搞试点。”
“哪个部?”
“臣想,不如皇上和臣各自写下心中的答案,然后一起揭晓。”
“好啊。”
牛顿走的只是小道,蒋青云走的是大道。
两张纸条同时展开。
第一张是一“户部!”
第二张还是“户部!”
顺治激动的一拍桌子。
“爱卿,不谋而合啊。”
“皇上圣明,这一眨眼的工夫居然就猜透了臣琢磨了足足半个月的方案。”
“哈哈哈哈哈~”
顺治笑的很开心。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人人都喜欢被颂扬,哪怕是皇帝,哪怕是圣人。
实际上~
户部是唯一选择。
战争还没有结束,加之军权敏感,顺治不可能让蒋青云去兵部搞试点,礼部、刑部、工部不那么重要,无关痛痒。
吏部倒是重要,但吏治改革一时半会看不出效果。
只有户部,可以立竿见影。
所以,蒋青云算透了这一层,看似是选择题,实际上无论怎么想,最后都只有一个选项。
兴奋之后,顺治又冷静了下来。
“爱卿,兹事体大,这个议题肯定要上早朝,你和宁完我、范文程私下沟通好,争取早朝时更多人的支持。正如你折子里说的,大清帝国的中枢衙署要重视流程,重视程序。”
“皇上放心。”
“朕当然放心,朕就是感慨,满朝文武像你这样既忠诚又能办事的臣子还有几个?”
“有。”
“谁?”
“户部宝泉局大使,周绍。”
顺治愣住了,真有吗?
“此人和你是什么关系?”
“臣的挚友,曾在吏部做过多年的师爷,最关键的是,此人也信佛,而且十分的虔诚。”
顺治提笔,写了张条程。
“户部周绍老实敦厚,可酌情提拔。”
然后唤来小太监。
“交给端重亲王。”
我大清皇帝也要有自己的豹房。
其实紫禁城的人都知道皇帝干嘛去了,但谁也不敢劝阻,他们私底下把东华门外的红砖建筑群称为“红慈宁宫。
孝庄一边修剪盆景,一边听皇后诉苦。
“姑奶奶,皇上他都一个半月没碰我了,他、他总是去外面鬼混。”
孝庄脸色一沉。
“你是中宫皇后,说话要得体。鬼混这种词一出口,你就不像个皇后,倒像个泼妇。”
“臣妾错了。”
“哀家只能把你从大清门抬进来,接下来的事就要靠你了,你来慈宁宫哭哭啼啼有什么用,哀家还能把皇上锁到你身上不成?你要想办法留住皇上的心!!对男人要顺着来,不要总是对着干。”“可臣妾不会那些狐媚手段。”
“你,现在给我出去,滚出去。”
“太后,十三衙门送来的信。”
极少有人知道在十三衙门里藏着清廷皇室指挥的秘谍机关,它的前身是李永芳指挥的那支神秘军队。皇太极从李永芳手里完整接管了全部秘谍,屡建奇功。
在多尔衮掌权期间,这个秘谍机关的名单由孝庄一人掌握。顺治亲政之后,就变成了母子俩人共同掌握。
但,清廷吸取了前朝教训。
秘谍机关没有主动查案的权力,只能接受皇室委派下来的任务,以潜伏在目标人物身边的方式获得情报京城的许多王公大臣府里,都有暗桩。
这样的工作方式就决定了这些人永远是阴暗角落里的老鼠,永远不能像锦衣卫那样穿着飞鱼服活动在阳光下,永远无法依靠自身实力独立办案。
他们没有名字,没有固定办公地址,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公开身份,十三衙门的宫外办事人员。孝庄拆开火漆,从信封里面捡出一张白纸,又用毛笔蘸了些液体,在纸上均匀涂抹。
纸上慢慢出现了字迹。
阅后即焚。
过了半响。
她吩咐太监:“召李率泰来见哀家。”
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