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霞一见面就说有喜事,然后又给双方介绍,再加上赵双喜手里拎着四样礼,王金花还能不明白咋回事儿么?
“哎呦,吴组长你好,赵嫂子好。快请进,咱进屋说话。”
王金花十分热情的招呼了众人进屋。
沈家这房子虽然不大,屋里收拾的倒挺干净。
韩玉珍婆媳跟在曹丽霞身后进了屋,四处打量几眼,不着痕迹的点点头。
看家里这个利索劲儿,就知道这是过日子的人家。
“吴组长、赵嫂子、丽霞,你们快坐。
秀芸啊,烧点儿水,家里还有茶叶没?赶紧泡壶茶来。”
王金花招呼着众人坐下,又指使闺女去烧水沏茶。
“赵嫂子,之前就一直听国栋说,你对他可照顾了。
那几天国栋受伤住在你那儿,你换着花样儿做吃的给他补身体,嫂子,谢谢你啊。”
王金花虽然没见过韩玉珍,但是她听沈国栋说起过赵家的事,尤其是在赵家养伤那几天,人家对他特别照顾。
再一个,从赵双喜身上,也能看得出赵家人的为人处世如何。
因此,王金花虽说是第一次见韩玉珍,却对她印象非常好。
“这还有啥?国栋跟双喜投脾气,一块儿上山打猎啥的。
我挺喜欢国栋那孩子,比我们家双喜稳重,还实在,对人也好,特仁义。
这一冬天,双喜跟着国栋进山,划拉不少钱,还有老些肉,我都没谢谢国栋呢。”
韩玉珍一听就乐了,赶忙说道。
王金花跟韩玉珍俩人一见如故,越说越近乎。
正好这会儿沈秀云沏了一壶茶进来,给众人都倒上茶水。
“吴姨、曹姨、赵大娘、大嫂,喝茶。”
“哎,哎,好。”韩玉珍借着机会,仔细打量了沈秀云几眼。
人都说十八无丑女,沈秀云本来就不丑,又是青春靓丽的好年纪,相貌上挑不出半点儿毛病来。再者分家以后日子过的舒心了,不那么压抑,说话处事大大方方的,特别招人喜欢。
韩玉珍打量着沈秀云,越看越满意。
“秀云啊,你去老冯家还是孟家看看你哥在不在,让他赶紧回来,就说你赵大娘来咱家了。”王金花给沈秀云使了个眼色,让她先躲出去。
虽说现在是新社会了,婚姻自由,可是这谈婚论嫁的事儿,姑娘家家的也不好就在旁边听着。沈家地方小,没有西屋,王金花干脆就把闺女打发出去转一圈再说。
“哎,知道了,我找我哥去。”沈秀云应了声儿,出门找沈国栋去了。
见沈秀云出去了,曹丽霞这才开口,“金花姐,咱家秀云过了年十九了吧?我记得她还没定亲事对不对你看,眼目前儿有桩不错的亲事,双喜这小伙子啊,相中咱秀云了。
这不老赵嫂子特地过来求了我,让我来给说合说合。金花姐,你看这事儿能成不?”
其实这几天,王金花也大概看出个苗头来。
赵双喜总往沈家跑,来的太勤了。
而且一到这边就屋里外头的跟着忙活,一点儿也不拿自己当外人。
尤其是见着沈秀云,赵双喜那眼神都不一样,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王金花也年轻过,还能不懂年轻人的心思么?
她只是没想到,赵双喜下手这么快,回家才几天啊,这就请了人来说媒了。
平心而论,王金花对赵双喜的印象挺好,这小伙子爱说爱笑性格挺好,勤快、眼里有活,接人待物也不差。
而且听沈国栋说过,赵家的家境也不错,双喜的几个哥哥都挺出息。
赵双喜是家里最小的,爹娘偏疼,哥哥也护着。
沈秀云嫁过去就是最小的儿媳妇,上头有好几个嫂子,啥事儿轮不着她出头,不像长媳需要处处操心,小两口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当然,妯娌多了肯定也会有矛盾,这年月都正常,只要夫妻俩感情好、一条心,别的都好说。“吴组长,老赵嫂子,双喜这孩子呢,性格好,有眼力劲儿,挺招人喜欢的。
不过这婚姻大事关系一辈子,我也不好直接就做主。
这样,等会儿国栋和秀云回来,咱再问问他们。
丽霞知道,我这辈子,没自己做过主。
在家听爹妈的,嫁了人听丈夫和公婆的,如今分家单过了,我听儿子闺女的。
只要他们没意见就行。”
抬头嫁女、低头娶妇,王金花就算再怎么中意这门亲事,态度也得高一点。
不可能人家一提,她这边就立即答应。
当然,也不能说的太死,那样得罪人。
所以王金花就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借口儿子闺女没在眼前,先拖一拖。
“弟妹啊,双喜是我们家最小的孩子,我三十九了才生的他。
老疙瘩嘛,总归是偏疼,这孩子让我和他爹惯的有点儿任性。
不过弟妹我可以跟你保证,我们家双喜身上没别的毛病,吃喝嫖赌啥的一样都不占。
咱这都是过日子的人家,我们家虽然六个儿子,家里不说过的多么好吧,总归是不也算差。眼下前头四个都结婚了,老五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