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提亲的踏破门槛(1 / 2)

沈国栋被选上了民兵队长,等他伤好了就正式接任。

这对于沈家来说,那就是挺大的事儿了。

等陈学文他们走了之后,王金花拿着儿子递过来的钱和票,高兴的不知道怎么好了。

“哎呀,我们家三儿有出息,这就当上民兵队长了呢。

儿啊,娘跟你说,往后一定要好好干,不能辜负了领导对你的期望,明白么?”

王金花就是个很朴实的农村妇女,她没有文化,也说不出什么辞藻华丽的语言,更没有多么高的思想觉悟。

她就知道一件事,人家领导看重你,才会给安排差事。

既然是这样,那就得好好干,不能让领导坐蜡。

“哎,我知道了,娘,你放心吧。”沈国栋重重点头。

高大壮要调到汤河大队,沈国栋任太平沟生产队民兵队长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那些跟沈国栋关系不错的,都跑来贺喜。

好多人都夸沈国栋有本事,还不到二十岁呢,就当了民兵队长,往后肯定前途无量。

也有的人,忽然想起来,沈国栋好像还没说亲事呢。

以前大家伙儿是看着沈家穷,底子薄,不敢跟沈家结亲。

可现在看看,沈家这日子越过越好了,沈国栋还这么有出息,不少人就动了心思,想跟沈家结亲。所以,接下来的日子,不少人都趁着来看望沈国栋的机会,拐弯抹角的表示,想把自家闺女、侄女、外甥女,嫁给沈国栋。

王金花哪里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啊,一时间倒不知该怎么应对了。

最后还是沈国栋说,他暂时不想说亲。

要等着过两年,家里再攒攒钱,把房子重新盖起来,日子更好一些了,再说亲事。

沈国栋说的冠冕堂皇,他们家现在就两间泥草房,一铺炕,新媳妇进门睡哪儿?

总不能跟老婆婆、小姑子睡一铺炕上吧?

他娶媳妇是疼着宠着,让人家享福的,总不能啥都没有,跟着他受罪吧?

沈国栋这么一说,旁人还真是没法往下接了。

是啊,沈家眼下这条件,确实差了点儿。

可是等沈家盖起来房子,那得猴年马月啊?谁家姑娘能等那么久?

不少人寻思寻思,也就打了退堂鼓,王金花母子,多少能清净清净了。

沈国栋的左肩伤的重,大夫说了要好好静养,不能干重活提重物什么的。

加上王金花和沈秀云也心疼沈国栋,家里什么活都不让他插手。

沈国栋这养伤的日子除了躺着就是躺着,成天吃吃睡睡,无聊透了。

冯立民、孟德林几个的伤轻一些,七八天过去,伤口愈合结痂,他们也就能随便得瑟了。

于是几个人动不动就来沈家,陪着沈国栋说话聊天啥的。

大家伙儿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日子倒也过的挺快。

转眼间进了腊月,冯立民的婚期近了。

这两年日子不好过,不管谁家办喜事,都没有大操大办的。

冯家也是一样,早就跟庙岭那头说好了,简简单单走个过场就行,不张罗,都没那条件。

一月二十六号,农历腊月初六,是冯立民结婚的日子。

冯立民的媳妇是庙岭大队李家的,这庙岭大队也归属于大营公社,以前叫庙岭管理区。

下辖六个生产合作社,两个自然屯,一共两百八十多户,一千三百多人口。

屯子就在岭上,因此别看离着仙人桥不远,可是路非常难走,一路爬山,有的地方地势还挺陡。因此,接亲的人赶着爬犁只能走到大营往庙岭的岔道,剩下的路,就得步行。

冯立民结婚,作为好哥们儿的沈国栋、孟德林、张国福几个,肯定要过去帮忙接亲。

众人养了近半个月,除了沈国栋,其余人都好的差不离。

沈国栋如今也就是左肩的伤还没完全好,不能提重物,但是来迎亲没问题。

一行人来到庙岭李家,受到了李家亲朋好友的热情接待。

不管日子过的再怎么艰难,女方这边咋地也得预备两桌饭菜,招待迎亲的人。

当然了,这也就是走个过场意思意思,谁也没有真甩开腮帮子猛吃的,都是夹两筷子就拉倒。婚事一切从简,也没那么多的讲究。

冯立民见过了丈人、丈母娘,然后进东屋上炕,跟身穿红棉袄、黑裤子的新娘李永翠并肩坐着。然后新娘子家过来个小姑娘,上前给冯立民胸前别一朵红花,冯家也过来个小姑娘,给李永翠胸前别一朵。

有人端来一碗放着荷包蛋的宽心面,小两口各自咬了口鸡蛋,再吃口面条,走个过程。

之后李永翠的弟弟上前来,给姐姐穿上鞋,说几句吉祥话,冯立民的弟弟过来拽新娘子一把。新娘子的大哥上前,背起来新娘子就往外走,来到大门外,才把人交给了冯立民。

送嫁的亲戚朋友,抬着两口花曲柳面儿的箱子,还有其他东西,也一起跟着出了李家。

新娘子的爹娘跟着出来,站在大门口,依依不舍的看着闺女和姑爷。

“往后你俩就是一家人了,两口子在一起过日子,难免有个磕磕碰碰,要互相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