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就在跟大众公司谈判,一直到一九八四年才达成协议,足足谈了六年。
“从七八年开始就在谈,不过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最近他们那边的公司倒是答应我们的条件,但是我们又不答应了!”
“主要是对方的条件,李先生你们的条件要苛刻太多!”
“他们要百分之五十的股份!”
“而且他们的技术授权也没有李先生这边完整!”
“但是对方又不愿意只拿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
“而且对方在技术授权方面也比较苛刻。”
“所以这件事情现在的走向还不好说。”
“京都方面不想再谈了,但是地方上还想谈。”
“进度方面的底线就是百分之三十五,而且还要技术完全授权!”
“要是再按照前面各自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恐怕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周科长一口气说了很多东西。
李松听到这话呵呵一笑。
自己就是一条鲶鱼!
自己用技术入股跟内地合资的企业占据的股份。
以后其他外资公司单纯技术与设备入股的话,肯定不能超过自己合资的这个股份。
因为这些当官的,谁要是谈的股份比自己还要多的话,就会有很多人让他下不了台。
以后其他外资公司想要占据更多的股份,唯一的出路就是不但要拿技术,还要拿设备,还要拿钱!
也就是说李松凭借一己之力就抬高了合资的门槛。
再也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很多公司就知道赚内地的钱。
本来说的市场换技术,结果几十年都没把技术吃透!
主要是这些外资公司在内地培养了一些利益群体。
这些利益群体不愿意发展自己的技术。
正是因为市场换技术,让我们在内燃机方面的路越走越窄!
后来我们不得不在新能源方面发展。
“我们大家投资各做各的!”
“完全没必要对比我的投资来做。”
“我毕竟是中国人,他们毕竟是外国人。”李松笑呵呵的说了一句漂亮话。
周科长听到这话也是呵呵一笑:“李先生,这话我会转告给上级部门!”
周科长也看得很清楚,李松给内地做了这么大贡献,技术完全授权,还包括材料技术,各种工艺技术,才要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
这就是一个标杆一个门槛!
以后谁要是不按照这个标杆以及门槛来,那么他就准备倒霉!
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我们公司也可以进行技术授权,比如动力系统,还有底盘悬挂之类的!”
“到时候其他汽车厂直接换一个壳。”
“然后换其他汽车厂的商标!”李松准备搅局。
因为在几十年以后,这些合资企业大部分都是依靠内地的市场活着。
李松对汽车厂的定位就是占据国内市场。
自己只要把国内市场这块蛋糕拿下就可以了。
至于国外市场这个后一步再说!
“谢谢李先生,我会向上级部门禀报。”周科长当然知道李松的汽车厂的技术比国外授权给咱们的还要先进。
关键是国外的汽车厂,根本没有像李松这样做到技术完全授权,初期阶段还是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
“而且因为李先生这边的原因,麦道公司那边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麦道公司愿意转让dc10飞机的技术,以及部分生产线!”
“也是在合资的比例上没有谈妥!”
“他们也想要合资公司的百分之五十的股份!”
“但是他们的财务状况又不是很好,没有足够的资金!”
“所以他们愿意拿一部分生产线来作为投资。”
“现在上级部门这边还没做出决定,另外阿美政府也还没有就这个交易发表任何意见!”周科长又开口说道。
“这样说起来,麦道公司还是相当有诚意的。”李松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所以麦道公司的条件才这么优惠。
但是李松也不敢肯定这笔交易能够达成,西方那边有时候搞一些幺蛾子。
因为西方那边有时候本来已经谈妥了签署了合作协议,但是政府方面会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叫停!
有时候这些企业来谈本来就是一个阴谋。
他们来谈主要目的就是试探对方究竟对哪些技术需求比较迫切!
另外还可以用谈的名义拖延内地的研发时间!
李松站起来来到了窗户旁边,看着窗外的景色开口说道:“麦道公司今年因为出了两起大事故被禁飞。”
“导致了很多订单都流失了!”
“国外对他们这个型号的飞机取了一个外号叫空难之王!”
“所以他们的财务状况应该不是很好。”
“下一步他们恐怕会研发新的民航客机。”
“这又需要一笔投资!”
“我相信麦道公司还是很有诚意的,就是阿美政府方面也许会有问题。”
“如果内地有意与麦道合作,我建议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