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建议(第一更)
“谢谢李先生,签合同最好。”马胜利知道李松给任何货币上级部门都会协调,但是外汇肯定比内地货币要好。
这里面涉及到地方,外汇额度等等的。
虽然现在外汇是统一管理,也就是出口的东西是外汇,但是这个钱到不了企业,是外汇管理局管理。
但是挣外汇的企业有一定的外汇额度,而企业所在的部门以及地方也有额度。
出国考察什么的都需要外汇,没挣外汇的企业想拿到外汇额度难度就比较大,同样地方上也是一样的。
至于说签合同,这个没毛病,这样责任更加清晰。
“马先生,有些事情,我想提个建议。”李松又开口说道。
“李先生请说。”马胜利赶紧的让刘晴记下。
“长安飞机制造厂第一架飞机应该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完工,我希望按照我们拿出来的测试标准以及流程进行测试。”
“另外也希望内地在飞行器制造,试飞方面以及制定相关安全条例,还有飞行员培训的时候采用我们拿出来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专业人员在国外的标准上进行优化。”
“飞行器安全是整个体系的安全,涉及到飞行员,塔台,地勤维护,应急维护管理。”李松其实很早就想说了。
其实内地在这个时候的航空,航天的标准虽然比不上国外,但是也是世界前列。
在几十年后,根据统计,三当家有很大一部分民航客机的飞行员无照或者是执照过期还进行飞行,至于军队就更不好说了,也难怪摔那么多的飞机。
至于航天就更不用说了,前些日子发射的东风5,到后来这是唯一可以带氢弹的载具。
虽然比起固体火箭有不少缺点,但是威力大啊。
但是李松希望航空航天的标准更严苛一些。
李松为什么要提这个意见,是因为飞行器安全不单单是飞行器制造公司,飞行员,塔台,地勤维护,每一个环节都是很重要的。
哪怕飞机制造公司制造的飞行器安全性再高,飞行员不当回事,地勤维护不当回事,塔台不当回事,那么就安全不了。
还有就是飞行员的处置,很大一部分空难其实是因为飞行员处置不到位造成的。
“好。”马胜利没想到第一架公务机就要完成了。
“其他的暂时就没什么了。”李松说完就没其他事情了。
马胜利听到这话,就告辞去汇报工作去了。
然后李松就在宝马摩托车厂召开高管会议,主要就是这次经销商订单的事情。
“周工,你们技术部门组建几个质检小组,入驻签订合同订单的厂子,一定要抓质量问题。”李松先通报了订单之后就开始下达任务,周洋是负责厂子的技术负责人。
“另外分配订单的时候注意不要太杂,一个厂子就分配一个型号。”李松又继续说道。
“好的,老板!”周洋点点头,明白李松的意思,因为订单配置不同,90型号,125型号,150型号然后又分别有铸铁发动机,铝合金发动机,普通型号,加重型号等等。
跟其他厂子签订贴牌生产的时候,一个厂子一个型号,有利于质检以及对方企业生产。
然后就没啥事情了,现在主要任务就是完成这十二万辆摩托车订单,李松几乎一个星期要来这边一趟,也没多少公务要处理,就是一些签字的文件。
然后李松又来到了船用舷外机厂,这边主要生产大马力的舷外机,其余小型的全部从其他几家企业生产。
当然也需要这边厂子进行质量监督。
虽然李松知道其他厂子不会在质量上作假,毕竟涉及到出口,但是该有的流程还是要有。
完事之后李松就来到汽车宝马汽车制造厂,整个就是一个大工地,有些地方还在土建,有些地方在打地基,有些地方在建设厂房,有些地方在收尾。
宝马汽车制造厂已经有一千多人,其中一大半是各个机械相关的厂子退休让子女接班的人,还有一小半是宝马摩托车厂来的技术人员。
这些人现在正在进行技术培训。
因为公司采用的生产标准与内地完全不一样,中途还走了一些人,这些人受不了标准化的流程,觉得繁琐,或者觉得不相信人。
当然李松觉得与奖惩措施有关系,违规就要扣钱。
标准化流程,一方面是提高成品率,另外一方面就是确定责任,还有就是安全。
在工业化生产中,每一个流程,每一个标准,都不是无用的,很多流程都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
对于这些要走的,李松也不挽留,因为标准化是大趋势。
造汽车就不像摩托车还有舷外机那么简单了,汽车零部件还有技术比前两个要高太多了。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还有产业链规模。
幸亏一些关键设备李松上次通过货船一起带过来了,铝合金压铸机,珩磨机,曲轴一体淬火机,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