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事情本不该是这样子(2 / 3)

上龙盘虎踞,但只要老马不作死,短期内很难改变这个格局。

至于彼岸集团,更是直接把陈默送进了全球富豪榜前十,这可是华夏互联网人从未染指过的领域。

而反观百度呢?

曾经凭借技术优势(超链分析专利)和本土化策略,百度迅速击败水土不服的google,占据了超过80%的搜索市场份额。凤巢系统带来数以千亿计的广告收入,贴吧、知道、百科等产品构建起坚固的内容护城河,形成了“搜索+社区”的超级入口。

2011年净利润增速高达88%,市值一度超越腾讯和阿里,他自己也成为了当年的内地首富。

风光一直无两,目之所及全是机遇,只是投哪的问题。

然而好景不长,盛极而衰。先是错失移动互联网风口,转型不及时导致app生态建设失败。

接着流量入口阵地接连失守,被微信、头条等后来者抢占。

主营业务又因为过度依赖广告、忽视用户体验,导致产品口碑直线下滑。

最后爆出的医疗广告危机,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短短几年间,原本殷实的家底都快被啃光了,现在沦落到跟网易、新浪、搜狐坐一桌的地步

这其中固然有他的责任,但团队内部的明争暗斗也难辞其咎。

呵~现在想想,阿里高管那封引起热议的离职信,倒像是专门为百度写的。

曾经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线,中途他甚至一度领先。

可现在呢?一个个都比他风光得多。

现在很多高峰论坛,他这个曾经的技术领袖代表,连主桌都坐不上了

想到这里,李彦洪心中充满不甘。以他的能力、他的眼光.

百度不该是这个样子!

眼看着大势来袭,曾经的对手和后起之秀一个个飞速发展,而自己却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他突然对2009年的雷军产生了共情——当年的雷军,是不是也像现在的自己这样不甘?从而创办小米,重新出发?

当时的你,也是如此痛苦吗?

电光火石间,一道闪电划过心头。

李彦洪终于想起在哪里见过陈默和陆奇“不欢而散”这一幕了。

几年前,雷军和陈默就玩过这么一出“分道扬镳”的好戏,实则暗通款曲。

当时真相大白后,可是闹得沸沸扬扬,他怎么就忘了呢?

但奇怪的是,此刻的李彦洪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对陈默充满恨意,反而有着棋差一着惜败的认命。

仲夏夜的微风轻轻拂过,李彦洪站在医院走廊上,脸色阴晴不定。

也许过了几分钟,也许只有几秒钟。

某一刻,他突然回过神来,眼神中闪过一丝坚毅,随后将手中的那束百合塞进旁边的垃圾桶,转身向外走去。

百度的救命良药不在陆奇,良医从来都是他自己。

夜色中,这道身影孤独却透着几分决绝!

深夜,百度大厦董事长办公室,孤灯长明!

李彦洪打开一个以为自己永远不会查看的邮箱,里面保存着上百封离职员工在内网被404的留言。

曾经的百度技术人才济济,被誉为互联网的黄埔军校。

而现在,这个称号已经被彼岸青藤学院夺走。

邮箱中许多人才也都成为彼岸集团的中流砥柱。

看着上面一句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这些充满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的肺腑之言,李彦洪不禁感到懊悔:当初怎么就被利益和权衡蒙蔽了双眼?

现在看来,虽然有些后知后觉,李彦洪决定开始正视这些意见,改变现状。

对思想的压制就是对创新的扼杀!

想要改变,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晚,需要的是决心和行动,从来不是停留在脑海的口号。

他拨通了hr负责人的电话:“内网以后不要管制,完全放开,让大家畅所欲言这是命令!”

曾经发现问题时,他总是习惯性地把灰尘扫到床底下,眼不见为净。

但灰尘只会转移不会凭空消失,当多到再也藏不住,就会轰然崩塌。

现在是时候来一次彻底的大扫除了。

李彦洪深吸一口气,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

随着他的操作,面前的三块曲面屏显示器光影变幻:

左侧屏幕密密麻麻排列着这些年收集的彼岸系所有资料,每一份文件都标注着详细的分析批注;

右侧屏幕则滚动显示着那些曾被404的尖锐建议,每一条都像一把利刃直指百度的痛处。

而正中央的屏幕,是一片纯净的空白,崭新的文档页面纤尘不染,像是百度即将重写的崭新篇章。

在这片黑暗与静谧中,李彦洪的思绪如潮水般奔涌。

他的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将他在互联网江湖浮沉二十余年所积累的经验、对行业未来的深刻洞见,总结下来。

这是他在华夏互联网激荡二十年积累的全部智慧结晶,是对百度兴衰的彻底复盘,也是关于未来的,关于华夏互联网的深刻思考.

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凝聚着血与泪的教训,每一段文字都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