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大佬云集(求收藏!追读!)(1 / 2)

实验室。

检测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一个技术人员兴奋地欢呼道:“杨总,检测合格,只是还有些催化剂残留。”

催化剂残留并不是问题,后续还有提纯的工序。

轰!

实验室沸腾了,众人纷纷鼓掌、欢呼:

“哈哈哈,太好了,太好了,我们实现了淀粉的工业化生产,从今以后,我们东大就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呜呜,如果早十几年,我妹妹也就不会被饿死了。”

“我们创造了历史。跟着杨总做科研就是爽,一路通关,几乎没有任何困难!”

“东大万岁,杨总万岁!”

……

当听到检测合格的时候,杨学斌也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这种成功的喜悦,令人着迷。

淀粉的工业化生产,不仅彻底解决了东大的粮食问题,还能将庞大的劳动力从农业中释放出来,促进工业的旁边发展。

从今以后,农民生产的纯天然粮食也将大幅度升值。

将来的农民,或许将是人们羡慕的职业。

欢呼声持续了十几分钟,众人才逐渐安静下来,但脸色依旧有些潮红。

杨学斌环顾众人道:“淀粉的工业化生产,只是丰收工程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糖、酒精、燃油的工业化生产。

同志们,我们要一鼓作气,将他们拿下。

到时候我为大家请功。

当然,今晚的奖励肯定少不了,我会让后勤安排加餐。”

“是,杨总。”

大家情绪高昂,意气风发,信心十足。

接下来,丰收工程的所有技术员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在杨学斌的带领下,快速解决了糖、酒精、燃油的工业化生产问题。

两个月后,它们全部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

1974年1月12日,也就是农历腊月二十。

杨学斌一个电话打到了李帅办公室。

李帅爽朗笑道:“小杨,我可总算是等到你的电话了。怎么样,糖、酒精、燃油都实现工业化生产了?”

虽然他表示过,丰收工程全权由杨学斌做主。

但淀粉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消息,生物发展工业区又并没有特意封锁,自然瞒不过他。

说实话他早就等得心痒痒了,就等着杨学斌打电话来。

结果这一等就是两个月。

为此他还暗中了解后才知道,杨学斌准备来个大的,要一口气完成四种的工业化生产。

杨学斌歉意说道:“李帅,我也没想到您这么关注。不错,截止到今天,我们已经完成了淀粉、糖、酒精、燃油的工业化生产,想请您来视察。”

“好,好,好!”

李帅激动地大声笑道:“小杨,你就是我东大的历史功臣。这件事情太大,上面也早就等急了,我先上报,明天去视察的可能不止我。”

自古以来,东大的每次农民起义,哪次不是因为饿肚子?

都要饿死了,还怕被砍头!?

可以说,在东大就没有比吃更大的事情。

杨学斌也激动道:“欢迎上面的诸位领导前来视察。”

……

挂断电话后,李帅立马向高层汇报。

轰!

高层集体沸腾了。

“成功了?竟然真的成功了?”

“简直不可思议,粮食竟然真的可以通过生产线生产出来!”

“哈哈哈,太好了,天佑我东大。”

“单凭这一功绩,若是放在古代,杨学斌足以封‘圣’。”

……

淀粉实现工业化生产,面对这一历史的成就,没有人坐得住。

于是翌日,庞大的高层视察队伍抵达了生物发展工业区,包括最高层的几位领导,让杨学斌等人激动不已。

这都是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啊。

在杨学斌的带领下,视察团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淀粉厂,入目是一排排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只有十个人在值守。

杨学斌介绍道:“各位领导,这些巨大的容器就是生物反应器,每个9立方米,每天能够生产900公斤的淀粉。

不过这产出的淀粉还有些催化剂残留,需要经过进一步的提纯。

目前,我们这个淀粉厂只有两千个生物反应器,每日的产量是90万公斤的淀粉。

全年产量大约就是33万吨。”

33万吨看上去不多,但这仅仅只是个占地百十来亩的工厂而已。

要知道产粮大省豫章,今年的粮食产量也就九百多万吨而已,这意味着只要再建造30个这个的工厂,就能生产出堪比豫章省的全年粮食产量。

嘶嘶!

随着杨学斌话落,是成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很多老人更是激动的老泪盈眶,他们是从那段最动乱的岁月走过来的,对粮食的执念远超常人的想象和理解。

“日产90万公斤,相当于这一个厂子就能养活90万人啊。”

“这简直是神话。以前谁能想到,粮食竟然可以从工厂里生产出来。我们京城只需要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