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耐克和大姚的球鞋合同谈判,东大球迷们都不陌生,因为这是耐克经典的傲慢和短视带来的后果。
因为过于轻视大姚的商业价值,只肯给大姚一份4年160万美元的球鞋合同,屈辱性的报价惹怒了大姚,导致他转投锐步,获得一份7年5000万合同。
在得知锐步的报价后,耐克意识到了形势不对,立刻提升对大姚的报价,据说这份合同已经上亿。
可面对耐克远高于锐步的报价,大姚却以“金钱并非唯一考量”断然拒绝。
结果耐克只能错过这位东大来的状元,在后来的近十年里火箭和锐步靠着大姚东大球员的身份赚的盆满钵满。
而现如今,大姚即将退役,王翰这位新崛起的东大球员将会是开拓东大市场的极佳选择。
在这个基础上,王翰本身的天赋也无可挑剔,与当年的詹姆斯几乎在伯仲之间。
因此耐克为王翰开出了一份相当有诚意的报价。
10年1亿美元,平均1年1000万。
只要王翰签下这份合同,那么他立刻就能成为亿万富翁。
任何一个18岁的年轻人,在面对如此一笔巨款的时候,都会被砸的晕头转向,失去冷静。
然而王翰却显然不在此列。
经历过未来互联网那个百万富翁勉强能活,千万富翁遍地都是,随随便便定个小目标就是赚他一个亿的时代,王翰的心理承受能力要远大于普通人。
看着这份报价合同,王翰始终保持云淡风轻的表情,微微摇头。
另一边王翰的经纪人古德温也适时开口道。
“我认为你们对于我的雇主的商业价值还是缺少一个足够清晰的认知,首先作为一名东大球员,随着王翰登陆NBA,他会迅速取代即将退役的大姚,成为东大在NBA新的代言人,东大那广阔丰富的市场资源意味着什么,相信在座各位都很清楚。”
“此外王翰的个人潜力也摆在那里,他必然会成为媲美甚至超越勒布朗.詹姆斯的存在,我们不会接受球鞋合同低于当年詹姆斯的第一份合同价格。”
“因此我和我的雇主只接受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一份长约高薪,至少8年1亿美元。”
“第二种,我们也可以接受短期合约,给你们充足的时间考察王翰究竟具不具备这个价值,但既然是短约,那么合同金额一定要比长约更大,4年6000万,如果你们觉得为难,可以再考虑一下,我们还有阿迪,锐步以及东大国内诸如李宁等一些球鞋厂商需要谈一谈。”
商业谈判,讲究的就是一个利用气势压到对方,占据主动权。
耐克作为全球最大的篮球鞋厂商,傲慢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但与此同时商业价值永远是他们最看重的。
像王翰这种潜力的球员,还是根正苗红的东大人,耐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给阿迪,锐步这些竞争对手。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谈判,最终双方终于达成一致。
王翰和耐克的球鞋合同,被定为4年6000万,平均每年1500万,超过当初詹姆斯7年9000万的平均每年1285万。
这意味着王翰的球鞋合同成为NBA史上最大的新秀球鞋合同,实现了对詹姆斯的第一个超越。
不过为了得到这份天价合同,这份合同里也拥有一些附带条款。
首先就是1500万的激励条款,四年时间里,王翰必须要打进两次全明星,或者入选一次最佳阵容,才能触发激励条款,拿到全额合同。
这在王翰看来自然没有任何问题,詹姆斯职业生涯第二个赛季便入选了全明星首发和最佳二阵,自己不但拥有詹姆斯的身体天赋,还有着多名球员的能力,如果这都做不到,那活该拿不到钱。
至于第二个附加条件,就是四年后,在报价相同或者出价更高的情况下,耐克拥有王翰球鞋合同的优先竞价权。
这当然也没问题。
尽管对于耐克没什么太好的感官,但王翰也不得不承认,在NBA这一块,耐克的影响力是要远大于其他球鞋厂商的,其中也包括阿迪达斯。
作为一个商业联盟,背后没有资本支撑的情况下是非常吃亏的。
这也是王翰一直要求自己的球鞋合同绝对不能比之前的詹姆斯低的缘故,这种竞价实际上更重要的是提升耐克对于自己的重视程度,花了这么多钱,如果不将自己捧为联盟头牌,那钱不是白花了吗?
谈判的结果,双方都比较满意。
于是乎,在选秀大会的前一天,耐克官方正式宣布,与王翰达成球鞋代言合同,以4年6000万的价格签下王翰成为耐克球鞋的代言人。
王翰1年1500万的代言费直接超越詹姆斯,刷新篮球运动员第一份球鞋合同的价格纪录。
还没有正式加入联盟,王翰便已经拿到价值千万的代言合同。
在2011年,一年1500万是什么概念?
刚刚结束的2010-11赛季,热火三巨头的个人年薪都未超过1500万,詹姆斯和波什分别是1450万,韦德则是1420万。
尽管这三人为了能够在迈阿密聚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