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
荒凉扑面而来。
整个村子像被抽干了生气,只剩下死寂和一种被遗弃的腐朽味道。
二连的队列停在村口打谷场,卷起的尘土缓缓落下。
“全体注意!”
林野的声音打破了死寂,“住所,清理村子中心区域!避开外围!动作要快,保持警戒!”
战士们迅速散开,各自分工,消失在那些半塌的院落里。
没有太多的喧哗,只有铁锹铲除积土、搬动朽木的沉闷声响。
荒村被注入了活气,但这份活气被刻意压制在村子的心脏地带。
林野没动手,静静的看了一会儿。
随后,从怀里掏出那本深褐色牛皮封面的手册。
翻开看了看后,迈开步子,独自一人,沿着杨村最外围的土路开始走。
脚步很慢,目光像探针,一寸寸扫过脚下的土地、路边的沟坎、半人高的枯草、坍塌的土墙豁口、村口那条通往更深群山的狭窄土路。
手册在他手中不时翻开,炭笔素描的陷阱图样、冰冷简洁的文字说明,与眼前荒凉的环境反复印证、叠加。
他在一个陡坎边蹲下,手指捻了捻土质,又抬头看了看陡坎上方几块摇摇欲坠的风化巨石。
手册上“落石坑”、“绊发雷”的图样在脑中闪过。
他捡起一根枯枝,在松软的土上划下几道只有自己能懂的记号。
走到村口那条土路与荒草地的交界处,他停住。目光顺着土路望向幽深的山谷方向——那是山本可能来的路。
手册翻到“心理误导”那页。
他盯着路旁一处看似更平坦、更易通行的缓坡,嘴角绷紧。缓坡下,是松软的冲积土和茂密的枯苇丛。
他继续走,绕着整个杨村,如同一个耐心的猎人,在布设无形的死亡围栏。
断墙的阴影、废弃石磨盘下的空隙、水井旁的湿滑地面……每一个可能被利用的点位,都被他用手册里的知识反复揣摩、标记。
空气里只有风声和他偶尔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以及靴底踩碎枯枝败叶的轻微脆响。
日头爬到了正午。
村中心,几个相对完好的院子被清理出来,倒塌的房梁被挪开,铺上了干燥的麦草。
战士们靠着墙根坐下,啃着冰冷的杂粮饼子就凉水。疲惫写在脸上,但眼神里更多的是对未知“驻训”的紧张和一丝好奇。
林野的身影出现在院门口。
他收起手册塞回怀里,脸上看不出走了半天的疲惫,只有一种沉冷的专注。
“吃完了?”他的声音不高,却让所有咀嚼声都停了下来。
“是!副连长!”战士们下意识挺直腰板。
“好。”
林野走到院子中央,弯腰捡起一根半尺长的粗树枝,又随手从地上拢了一小堆碎石块和枯叶。
他蹲下身,用树枝在夯实的泥土地上飞快地画出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都围过来!看仔细了!”
他指着地上的图,“今天下午,教你们的第一课:怎么让鬼子摔跟头,掉坑里,挨石头砸!”
他拿起一块石头,放在示意图的一个点上:“落石坑。位置,选陡坎、坡顶。
坑不用太深,但要够宽,能装下足够分量的石头。坑底,斜着插削尖的木桩,或者埋尖石头。
坑口,用细树枝搭棚,盖薄土,撒上枯草碎叶,要跟周围一模一样!”他用枯叶仔细地覆盖在几块碎石上做示范。
“触发呢?”一个老兵忍不住问。
“绊发!”
林野捡起一根韧性好的枯草茎,两端固定在地上画的“坑”两侧,横过“小路”。
“细藤、结实的草绳、甚至铁丝都行!一头连在支撑坑顶的机关上,鬼子腿一碰……”
他用手指轻轻一弹那根草茎,模拟的“坑顶”碎石枯叶瞬间塌陷,露出下面的“尖桩”。
“轰隆!哗啦!不死也残!”
他又挪到旁边,用树枝画了一条弯曲的路径,在路径旁一个不起眼的凹陷处重重一点:“这里是真坑!深坑!底下插竹签,抹上……”
他顿了一下,手册上说可用粪便或某些植物汁液增加感染,那么,每天这几十号人的粪便足够用了。
小鬼子也只配吃屎!
“抹上粪便就行!上面盖浮土,伪装好。”
接着,他指向那条“路径”上一个看似更平坦、更安全的位置:“这里!
看着好走是吧?鬼子也这么想!就在这儿,也布一个!但坑浅点,里面的东西吓唬人为主,竹签少点,或者干脆没有,就让他摔一跤!”
他目光扫过围拢的战士,“这叫啥?这叫‘心理误导’!让鬼子觉得我们笨,只在难走的地方挖坑,好走的地方安全?
放他娘的屁!老子偏要在好走的地方也给他备上‘惊喜’!等他惊魂未定,再踩进旁边那个要命的真坑里!”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眼神像冰:“看明白了?这只是开胃菜。
下午,两人一组,按我刚才讲的,在村子外围,特别是进村那条路附近,找合适的位置,挖!
给老子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