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和本地当铺的初接触(2 / 3)

己买亏了,可还是不好意思说“不要了”,只是默默的在心里决定下次再也不来了。

王凌此时也是这样,但好在他机智,脸上不动神色,只是把他定做的那些大洋给拿了出来递给了老者,说道:“出征的时候从家里拿了一些私铸的银元,想着啥时候能派上些用场,这个含银量要比大洋高一些,一并麻烦您老给兑换成普通的大洋吧。”

老者也不奇怪,脸上连一丝变化都没有,仿佛已经司空见惯了。

毕竟,私铸货币自古以来都不新鲜,别说这些金属货币只要弄出个模板就能造了,就是后世那些纸币,不也有不少人想方设法的造假币呢。

区别只是金属货币没有真假之分,只要你用料足,那就是真钱,只要不是朝廷明令禁止的年份,其他时候连犯法都算不上,而后世印制假钞那可是重罪,有一个算一个,都得进去。

“那老朽就替长官长长眼!”老者接过王凌递过来的定制大洋,仔细的检查了一番之后,说道:“长官说的不错,这些银元都是足银铸的,规格要比现大洋大一点,若是长官愿意的话,老朽愿意一枚兑换三枚半开!”

“半开?”王凌有些不理解,这个半开是个啥玩意儿。

前世他虽然看过电视剧,但是还真的就没关注过这个“半开”是个啥。

“没错,半开!”许是看出来王凌不了解什么是半开,老者又给他解释了一番。

半开其实也是银元的一种,自前朝时就有铸造,因为规格、含银量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其币值只有大洋的一半,因此又称为半开银币、五角、半圆银币。

彩云省这边因为白银的储备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从一开始就铸造的半开银元,省内官员和军队发饷用的都是半开,因此半开和大洋一样,都是市面上币值最为坚挺的硬通货,四枚半开就可以招募一名士兵了。

其实自打战争开始以来,整个东华经济最稳定的地区就是彩云省了,主要就是得益于其独特的半开货币——彩云省官府将半开与烟草、茶叶、烟土等大宗交易进行绑定,又因为这三种产品以滇省的产出为东华之最、供不应求,这就让半开始终保持着强劲的流通性和购买力。

王凌心下了然,也就是一块换一块半大洋呗。

按照这样来说,其实老者开出的价格又是略高一些的,可能是因为那些足银铸的银元让老者觉得王凌出身于大家族,愿意再多给一分面子。

王凌自然是点头同意,并且心中一个念头闪过,让老者全都给他换成了半开。

最好,王凌带着一百八十枚半开(给凑了整)、四十斤糙米和五斤猪肉离开了当铺,这些东西加起来快要五十斤重了,虽然王凌现在的胸口还有些疼,但是拎起这些东西的问题不大,找掌柜的要了一个麻袋,装上就给带走了。

出得门来,日头已经偏西了,也早就过了那个饥饿的劲,腹中的饥饿感也淡了不少。

王凌举目四望,发现自己竟然无处可去,想了想决定还是回去自己醒来的那个院子。

至少,那个院子里都是一些自己熟悉的脸,或许会让自己这个时空流浪者的感观好受一些。

同时,王凌的心里也不自觉的染上了一些穿越者的坏毛病,不可避免的升起了一个“改变他们这些人的命运”的想法,想着或许自己现在就能把他们给整合起来,避免他们被拉去当了填线的炮灰。

……

王凌刚走进院子,就听到里面一阵喧哗声,一群十几个人围在那里议论个不停。

王凌不自觉的停下了脚步,想听一听他们在议论什么。

“瘪犊子玩意儿,被骗了吧,还以为自己讨着巧了涅!”一个体格健壮、身材高大、穿着不搭配的军装的男人,操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腔,对孟烦了说道:“我告诉你,那帮当官的都特么不是东西,心都黑着呢。”

王凌知道,那个说话的中年男人就是溃兵里的战力天花板、东北军上等兵、禅达黑市小达人、用武力打出一片天的军事管理区土财主,张迷龙了。

迷龙的话音落下,其他人也全都附和了起来,话语不一,也不知道他们是跟着遗憾还是幸灾乐祸。

显然,这是孟烦了已经拿着那根金条出去换过钱过,然后被人家给拒绝了,回来之后跟大家抱怨了一番。

事实上,孟烦了在王凌给了他一根金条的时候就知道这个结果了,但是他太想保住自己的这条腿了,就算有一丝丝的希望也不愿意就此放弃,自然不甘心就这样算了,因此抱着万一的侥幸去试了试,结果还是遭到了现实给予的迎头痛击。

其实王凌自己也想过把剩下的三根“金条”给换了,但是假的就是假的,都不需要用什么高明的检验手段去检测它,只要用牙咬一下就知道了。所以为了避免丢人,王凌瞬间就把这个想法给抛之脑后了。

院子里的声音渐渐小了下来,王凌重重的咳嗽了一声,等所有人都彻底安静下来之后才走了进去,直到沿着人群自动分开的那条道走到最里面才转过身来,看着正在看着自己的众人。

“我在门口听到有人说我心黑?”王凌的手搭在腰间的枪套上,问道:“是哪位勇士说的?站出来让我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