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警卫排和重机枪的选择(1 / 3)

物资到手,接下来自然是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招人、扩军、整训,争取早日完成任务、拿到番号了!

那些剃头匠们再一次被请了过来,这一次连跟着他们学手艺的学徒都被请过来了,给的价钱还是一样的——反正都是推个青皮而已,要什么手艺,推的不好看就直接剃个光头得了,还能落一个清爽。

剃头匠们乐开了花,这一次算是赚大发了。

当然了,王凌也让林译去和那些学徒谈,看能不能招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加入部队,这样以后也有人剃头了。

同时,两个连炊事班加起来一共四口行军大锅全部被架了起来,连带原来的那口大缸也被用上,所有能够盛水的工具都被利用了起来,火力全开的烧热水。

剃头、洗澡、换衣服,俨然已经成了一条流水线。

林译和戴胜希这两个识字的人,搬了张桌子摆在了门口,给那些跟随着运输队一起过来的溃兵们给做了登记,然后把他们“扔”进了清洗流水线里。

热火朝天,但是却有条不紊。

等到中午的时候,王凌的队伍已经壮大到600多号人了。

为了庆祝自己有了一个营的部队,王决定中午再吃一顿红烧肉——其实他自己不喜欢吃,但是红烧肉对手下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王凌也不愿意扫大家的兴,反正这次肉买了不少,不就是红烧肉嘛……

吃!

吃到大家吐为止!

就是苦了马大志了,他的炊事班已经增员到了十二个人了,可还是忙的汗流浃背的。

吃完饭,王凌把林译和赵德柱留在这里,继续给新来的人登记、清洗、分发衣服,然后把参与了早上训练的士兵和上午挑选出来的体力尚可的士兵全都拉出城去,正式开始了军事训练。

这批人一共有四百人,王凌打算先用这三百多人整编出两个步兵连和一个警卫排出来。

步兵连的装备和编制就不用说了,警卫排则是十人一班,装备一挺启拉力轻机枪和九支MP-40,四个班组成一个警卫排,设正副排长各一人、传令兵两人,全排一共四十四人,每人都额外配备了一支GP-35式半自动手枪,其他的诸如望远镜、指北针这些装备则与步兵排一致。

装备都已经买好了,剩下的就是挑人了!

……

关于训练,王凌其实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本领——他只是当了两年义务兵而已,又不是一线的班排长,没有训人的机会,只有在新兵连里挨训的份。

他会的,也就是三公里、五公里、四百米障碍这些体能训练方式,和整顿内务、无限量的供应子弹进行射击训练了。

哦,对了,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充足且丰盛的伙食保障,也是维持部队训练强度和战斗力必不可少的关键,简单来说,就是要让人吃饱且保证蛋白质的摄入。

其实不仅仅是现在,就是到了21世纪,伙食保障也是维持部队战斗力的关键,毕竟有句话流传已久嘛——好的伙食等于半个指导员。

这已经是王凌目前能想到的全部了,毕竟他在新兵训练结束之后就分去了卫生队,日常训练参与的很少,军体拳打的稀稀拉拉,连拼刺刀都不会,更别说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了——那几乎是团一级的军事主官才能掌握的技能了。

但好在他也算见多识广,没训练过但也是见过的,再加上他不会为难自己、懂的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员去做,所以只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然后具体的训练则交给戴胜希精挑细选出来的老兵士官组成的教导队——一共二十名士官,每名士官负责十几二十名士兵的训练。

戴胜希是系统奖励的军事教官,能力肯定是杠杠的,忠诚度也有保障,所以王凌也对他抱有了百分之一百的信任,不但把自己知道的现阶段没有的训练方式告诉了他,连他选的教导队成员也全部予以通过。

二十名士官看着不多,但现阶段这已经够用了,毕竟现在进行的只是以恢复身体机能为主的适应性训练,可以集体训练,等到后面更专业的技能训练的时候就要分开训练了——

步枪手、冲锋枪手、机枪手、反坦克手……这些兵种每一个所需要侧重的技能、需要掌握的武器都不一样,所以都得分开训练——即便是到21世纪,也只有特殊部队才会需要精通多种武器的使用。

到那个时候,教导队现在这点人就不够用了,而且每一个兵种都得有相关的教官才行,所以现在还是得继续招人、寻找技术军士官,不停的壮大士官教导队才行。

军官教导队的建设也要跟上!

本来要麻和不辣这两个单兵作战王也是在这个教导队里面的,王凌看过电视剧,知道这俩长期担任排头兵的人单兵作战素质确实是强,但没想到戴胜希对他俩的评价也很好,认为王凌把他俩的军衔提升到上士是值的。

这两人,担任士兵的基础训练教官还是可以的。

但是嘛,因为王凌对警卫排成员的选拔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就一直跑,跑到最后剩下的四十个人就是警卫排成员——以致于这两人轻松达成,且不愿意去当教官,王凌只得把他俩收进警卫排,分别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