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整顿部队③(1 / 3)

现在这个时间点,自己还穿越到了果脯的地盘上,那肯定是先遵从果脯的命令打鬼子的——至少在45年8月底之前得是这样。

而且暂时在果脯体系内做事情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因为果脯内部派系林立的缘故,各方扩张自己的势力近乎成为了一种本能,在这种大环境里,自己想方设法的扩充自己的部队也就不那么显眼了。

而且果脯这边对于高级军官的私生活和财产收入还是比较宽容的,这要是在北边,哪怕自己穿越之前是预备党员,但估计也是很快就因为违纪被干掉的命运。

不说别的,就是后世不少小青年常挂在嘴上的那“喜欢就去表白,不行就QJ你,大不了蹲三年,出来还QJ你”的话,就够枪毙好几回的了。

所以啊,还不如在果脯的地盘上好好发展,把部队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到时候往北边一交,自己出国潇洒去,岂不美哉。

说不定,在国外还能为后面的战争和发展做些别的贡献,也能混一个“老朋友”的称号呢!

……

送走了冯余之后,本来在开会的几个军官立刻围了上来,看着王凌手中的文件夹,脸上洋溢着热情、欢快的笑容——长官高升,说明他们也有机会往上升了,于是他们那升官发财的欲望也立刻高涨了起来。

毕竟委任状里说的很清楚:一切军官任免由其自觉,上报军委会即可。

这是把整个团的人事任免权都交给王凌了,王凌说谁能当营长,谁就能当营长,不行也行;王凌说谁不能当营长,谁就不能当营长,行也不行。

军委会任命、常校长特许,就是这么牛批!

众人兴高采烈的议论纷纷:

“团座?,长官这下子可不得了了哦!”

“独立团?独立团是什么团?”

“就是我们团啦!”

“我不晓得独立团是什么团,但我晓得哪个是我们团座?!”

王凌矜持的笑了笑,然后摆了摆手,正色道:“好啦,热闹都看完了,还围在这里做什么,没事干了吗?都散了!”

众人一哄而散,王凌则拉着关兴再一次坐了下来,把委任状放在桌子上,说道:“咱们现在也算是拿到正式的番号了,虽然是独立团,且炮、骑、工、辎、医、通,一个都没有!”

“这就是一个纯步兵团,其他的东西还得咱们自己努力啊!”

虽然嘴上是这样说的,但是王凌的心里还有一些小爽的,他其实原本的期望是搞个团级番号就很好了,自己再七拐八拐的搞个七八个营的加强团,自然别有一番满足感。

老子早就想过一把李云龙的瘾了,这次可算是实现了。

关兴想了想,道:“或许是因为团座太年轻了,如今不比当年北伐时期,果脯和红党也不能同日而语,二十四岁的中央军主力团团长确实是有些骇人听闻了。”

“或许是团座你那个舅舅在背后出的力,先搞个独立团的名义拿到番号,等到团座立下战功,便可顺理成章的晋升,到时候不管是旅长还是团长,那不都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王凌的心头一动:这不就是虞啸卿的路子么?区别是他一开始只是个地方军甚至是杂牌军的团长,然后抢了炮灰团守南天门的军功,然后在家里的操作下成了守备禅达的团长,而自己开局就沾了一个中央军独立团的名头,并且还比他年轻,起步比他高了不少。

但毕竟自己有系统大爹的照顾,起步比他那个所谓的“将门虎子”高一点也正常。

这么一想,关兴的这个说法也不无可能啊!

只是他这个团长的由来,到底是系统的奖励还是系统创造的身份背景的帮助,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实在是让他有些挠头。

关兴继续说道:“独立团既然冠以‘独立’之名,又是嫡系所属,在滇西这片土地上,咱们的自主性就高了不少,而且四个营的编制也不小了,可以让咱们做很多事情了。”

“我听说上面正在筹备入缅作战,或许这是我们团的机会,我们近水楼台先得月啊,可以主动请缨加入入缅作战序列,说不得一仗打下来我们就翻身成了主力精锐了!”

“所以,我们团的未来,还是要看团座你啊!”

“团座你得支棱起来啊!”

“入缅咱们肯定是要去的,不然咱们处在这边陲之地,猴年马月才能捞到仗打!”王凌说道:“不过这事不急,只要咱们把部队训练好、战斗力搞上去,变成一支响当当的部队,不信上面会把我们放在这里看着。”

“现在重要的是先把团部和几个营的主官给定下来。”

王凌看向关兴:“咱们团的情况你也清楚,合格的营级主官严重不足,你是高卢圣西尔军校的高材生,又在滇军多年,有没有同学、同仁可以挖过来的?”

“虽然军委会大方给了咱们团四个营的编制,但是咱们也不能死脑筋,想要大干一场、立下战功,就不能死守着这四个营的编制不动。”

“像什么炮兵营、骑兵营、工兵营的,都可以先搞起来嘛,反正咱们又不缺装备。”

“只是这样一来,军官和技术兵种的缺额可就大多了,这可就得靠你这个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