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军饷的标准(1 / 3)

“团座还管这个?钱发给我们了,不就应该让我们自己决定去哪儿花吗?”那人的声音瞬间就低了下来,但还是有些不服:“再说了,你咋知道团座不让去裤裆巷?”

“我听三连的人说的,他们连有几个被选去了宪兵连,现在正在努力的背团座和参座定的军规呢,等他们都背熟了,就要向全团公布了!”

“我也听说了,不过他们好像不叫宪兵,叫什么纠察。”

“挺奇怪的一个名字,不过据说是团座起的,选的都是跑得快的人!”

“是纠正纪律、督察风气的意思。”有个有点文化的人这样说道。

“管他奇怪不奇怪、什么意思呢,只要是团座起的,那就肯定是好名字!”

“听说军规一共有二十五条,其中一条就是不能逛窑子,发现一个逮一个,军法从事、军棍五十,再犯就是一百军棍,第三次发现就直接驱逐出军队了。”

“抽大烟也是禁忌,发现一次就直接驱逐出军队了,没有一点情面可讲。”

“听说以后宪兵连会专门派人在裤裆巷、大烟馆这些地方驻守,专门抓违背军规的人,听说行刑的时候也要当着全团的面执行呢。”

那人顿时觉得手里的鸡蛋不香了,但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最终叹了口气,道:“哎~团座管的好宽哟!”

……

滇西独立团现在每天都是高强度的训练,早上5点半就吹起床号了,所有人有15分钟的洗漱时间,5点45全团集合,轻装跑一趟驻地到禅达城的往返,7点25开始吃早餐。

早餐时间是7点25到7点45,早餐结束之后有15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但自由活动时间里所有人也不得离开驻地,8点钟全团集合后开始点名,点名三次未到者罚军棍十下,等所有人都到齐之后就开始以班排为单位进行早上的训练。

早上的训练一般以体能训练为主,科目为四百米障碍跑、单杠、双杠等,每一个小时为一节课,每节课之间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一直到十一点半结束。

11点半到12点是午餐时间,午餐结束之后有四十分钟的休息时间,12点40再次集合,开始进行下午的训练。

下午的训练则以技能为主,科目有射击、投弹、拼刺、土木等,同样是每一个小时为一节课,每节课之间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一直到六点半结束。

6点半到7点是晚餐时间,7点到7点半大家排队清洗各人卫生,7点半开始以连为单位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一直到九点结束,九点半吹熄灯号,所有人开始休息。

为了给全团这几十个连四五千号人找到足够的文化教员,王凌把禅达城里具有小学以上文凭的知识分子给清扫一空,就连那两个前朝的老秀才都被请过来了,给的价格还不低,因此这些人教的也很认真,甚至有人已经在考虑直接加入独立团了。

这对王凌来说,也算是个好消息了。

王凌对士兵们的要求是在11月底整训结束的时候,每名士兵都要认识至少三百个字,士官和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尉官则至少要认识五百个字,否则就取消以后晋升的资格。

和他们相比,那些被挑选出来将要担任营连级长官的军官们就比较累了,因为他们在文化课结束之后还要到团部里接受关兴参谋长的军事课程培训,一直到十点半才可以睡觉。

这些训练科目都是王凌学习后世的经验,结合关兴给出的建议,共同制定出来的。

在这样充实且严格的训练、生活当中,每个人都得到了快速的成长。

在丰盛的伙食供应下,没有一个战士有怨言,他们全都飞快的适应了现在的训练强度,身体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并且肉眼可见的强壮了起来。

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能在他们身上看到一块块的腱子肉了。

到时候再跟鬼子拼刺刀,就可以看看到底谁才是白刃战的祖宗了!

如此十几天下来,王凌对全团现在崭新的面貌感到非常的满意,于是决定在十一月的第一天(也就是今天)公布军饷标准,并暂停当日上午的训练,给战士们发饷!

关于军饷待遇的标准,就这么明晃晃的贴在团部的大门口,还特意安排了林译在旁边给大家做讲解。

于是,刚刚还在食堂讨论发饷问题的人,刚出食堂的大门就看到大家都在往团部的门口聚集。

反正早餐之后是休息时间,只要不出营地就不算违纪,所以几人赶紧跟着人群一起往团部门口而去。

一路上,几人还不断跟同行的人打听什么情况,为什么大家都往团部那边聚集。

难不成是几顿好饭吃昏头了,想要来个聚众哗变闹饷?

但是一连问了几个人,都说不知道,就是听到有人招呼往这边来,所以大家才一起过来的。

大食堂离团部又不远,毕竟原来的那个庄园就不大,后来虽然王凌又把周边的荒地也给买了下来,但总数也没超过500亩,就算大食堂在边上,两者之间的距离也没有多远。

所以众人没几步的路就看到团部门口的大白纸告示,副参谋长兼后勤处主任林译少校还提着个铁皮喇叭,就站在告示的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