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邀请200师参与,牵制住同古城周边的鬼子,师长戴安兰也欣然同意,并调整各部部署,以有效的对日军进行牵制。
戴师长说:“远征缅甸,第一仗一定要打的漂亮,这样才能对得起党国抽调全国精锐组建的远征军,对得起四万万五千万国民对我们的期待!”
也许是独立团重炮营和其充沛的弹药储备带来的信心,又或许是知道即便200师不行动,独立团也要打这一仗,又或者正如戴安兰自己所说的那样是国民需要一场胜利……
总之,戴安兰尽了最大的努力配合独立团,韩绍功的二营作为598团当中建制最完整的部队,不但得到了人员的补充、迫击炮的加强,还配属了一辆瓦伦丁步兵坦克。
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牵制住当面的112联队,既不能让他们抽出身来,也不能让他们攻破己方的防线!
这很挑战韩绍功的指挥能力,毕竟他以前打仗都是猛打猛冲的,像这种精细化的操作还是第一回。
战事一开打,韩绍功就主动向对面的112联队发起了进攻,一个“嘲讽”就将鬼子从自己的阵地里给引了出来。
在斥候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战斗里,598团二营和112联队在同古城南进行了反复拉锯,一线阵地在双方的手中反复易手数次,两支部队全部都使上了自己的浑身解数,直到独立团的重炮营抄了鬼子的后路,112联队才不得不撤出战斗。
可112联队的好运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一营和轻装甲连、警卫连、侦察连三个连一路狂奔,总算是赶上了这边的战斗,毫不犹豫的堵住了后撤的112联队。
韩绍功见机会难得,也是毫不犹豫的率领二营冲了上去。
这场后来被称为“同古保卫战首战”的反击战斗,以独立团的重炮营为开场,以112联队被200师和独立团联合歼灭在为结尾,哦,捎带还干掉了鬼子骑兵联队的一个中队。
他们特么还以为自己是波兰翼骑兵呢,挥舞着马刀就冲着一营干过来了,然后就被轻装甲连给拦腰截断了。
……
56师团从头到尾只出动了一个146联队、一个战车中队和一个山炮兵中队进攻同古,哪怕竹内宽那边催的再急,他也没有增派更多的兵力。
渡边正夫虽然和竹内宽都是陆军大学的同学,但是和竹内宽这个小贵族相比,自己这个明治维新时期崛起的商人小家族家的孩子更像是一个乡下土小子,身后又没有后台,和竹内宽根本没办法比。
渡边正夫在1933年就晋升为炮兵大佐了,此后一直出任参谋幕僚的角色,曾一度在一年之内给三个司令官当过参谋长,直到1940年8月大本营新成立56师团的时候,才借机运作成了中将师团长。
而竹内宽呢,他的仕途一直都很顺利,一直在教育和宪兵体系里转悠,人家在1935年的时候还只是个陆军中佐呢,后来进入野战部队,一上来就联队长,更是回国担任过轻津要塞司令官,更是和自己一样在40年8月晋升中将,并且担任还是更重要的关东军宪兵司令官的角色。
要知道,渡边正夫还比竹内宽大一岁呢,但是这么一比,渡边正夫在竹内宽面前却像个弟弟一样。
这样的差距将两人之间的那点同学情谊早就磨的一干二净了,要是战事顺利的时候大家还能配合无间,但是现在嘛……
渡边正夫很担心如果自己投入更多的兵力,把200师的主力都吸引过来,说不定竹内宽还能集中兵力一举攻进同古城呢。
到那个时候,说不定竹内宽还会把损兵折将的责任推到自己的头上,自己独享拿下同古的荣誉。
人家后面可是有后台的,上面的人肯定更相信他的话,到时候自己搞不好就成了牺牲品了。
所以,渡边正夫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出全力,出动一个联队已经是给竹内宽面子了,不然他都不想动弹一下。
等重炮营的炮弹轰过来的时候,渡边正夫就知道那边的战斗结束了,自己这边也该撤了。
……
早上七点,太阳出来了,各处主阵地上的鬼子也退了下去了,就连一根筋变两头堵的竹内连山都从两面夹击中脱了身。
一场让双方筋疲力竭的鏖战就此结束,双方都开始了中场休息——修补战壕、抢救伤员、休整吃饭……
只是空气中无论如何也掩藏不了的凝重,告诉了双方的人,更艰苦的战斗还在后面。
这不是休战,只是中场休息而已。
根据战后的统计,独立团这边战斗减员700余人,其中阵亡167人、重伤192人,剩下的全都是轻伤,相当于一个营被打没了。
但独立团取得战果是惊人的:
144联队被全歼,搜索联队、辎重联队和炮兵联队被打残,总计造成了鬼子五千余人的伤亡,其中当场被干死的至少也有近4000人,打出了1:7.14的惊世骇俗的战损比,创造了果军自开战以来的全新记录。
这其中,重炮营是绝对的主力,是他们为独立团创造了绝佳的战场优势,独立团才能打出这样的战绩。
虽然说重炮营在后方,但他们的负担不比前线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