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她跟大家关系一般,但不影响知青们好奇心作祟,关心事情的发展。
宁珍珍拉住杨柳的手,关切问道,“你留下以后,季家人跟你说了什么?”
屋内女知青们面上忙碌,实际上竖起耳朵听杨柳这边的动静。
杨柳拍拍身上的灰,“没什么,季启棠想娶我,我说要考虑一下。”
宁珍珍回答道,“其实嫁过去也好,毕竟是季启棠毕竟是大队长的儿子,跟他结婚,说不定今年选工农兵大学生就能有你一个,你就能回城了。”
其他地区有不少跟知青办的领导,或者跟当地村干部家的子女在一起的知青,就为了换取回城名额。
郑丽敏佯装看书,听见杨柳能回城,把书重重的仍在桌子上,“劳动最光荣,投机最可耻。别以为嫁进队长家,你就能回城了。要是队长选你当大学生,我就跟知青办和革委会举报,坚决跟走后门作斗争。”
越落后的地方,越弱化阶级斗争。
知青们来到村里以后,除了在村口的大喇叭里,也只有从郑丽敏口中,能经常听到口号语录。
大家曾经在背地里讨论过,怀疑郑丽敏的父母在革委会或者工宣会做干部。
郑丽敏一贯如此,大家也不觉得吃惊。
女知青们经常在背后讲郑丽敏的坏话,却在这一刻同她的思想完全一致,如果杨柳真的因为嫁到大队干部家,最终获得了工农兵的名额,大家都会选择去举报她。
郑丽敏像是只斗胜的公鸡一般,昂着头在屋内扫视一圈,“我这是为了清除队伍中的腐败分子。”
她平时就爱上纲上线,杨柳早就习惯了。
而且她跟郑丽敏关系不好,两人前段时间还吵了一架,因为赵成林。
郑丽敏是赵成林对象,她非说杨柳不要脸想要勾搭赵成林。
杨柳哪里能受得了这委屈,当即叫来赵成林对峙,他既是班长又是当事人,找他来是应该的。
平时他在处理知青之间的矛盾时,十分公平公正,杨柳让他澄清他俩之间没啥的时候,他却顾左右而言他,中心思想是杨柳也有问题,所以郑丽敏才会误会她。
杨柳一直以来脾气都很差,她把这对有病男女都骂了一通,然后把人给得罪了,在知青点处处被针对,分配任务时也总将最苦最累的活分给她。
杨柳长得好看,在郑丽敏下乡之前,赵成林还曾经在她面前献过一段时间殷勤。
她下乡时已经十五岁,学校里、社会上不少同龄人追她,追姑娘的套路一共就那么多。
杨柳自然很清楚赵成林帮她干活的目的,是想追她。
追她的人太多,赵成林的道行根本不够看。
一切便利,在郑丽敏下乡后结束。
郑丽敏是沪市的姑娘,父母都是干部,她长得虽然比不上杨柳,但也称得上是娇俏可人,她父母疼她,每月都给她寄钱和粮票补贴。
她下乡还不满一个月时,赵成林就变成了他对象。
赵成林给她分配最轻松的活儿,这原本是杨柳的待遇。
杨柳很嫉妒。
当男的就是容易,郑丽敏有钱,花钱十分大手大脚,三五不时去城里开荤,赵成林也跟经常吃肉。
他不仅跟着郑丽敏一块吃香喝辣,他家困难,郑丽敏还时常给他钱和票补贴。
杨柳很遗憾自己没能投胎成个男的,她如果是个男的,按照她的长相,肯定把郑丽敏迷得五迷三道,给她花钱。
她如果是个男的,也不用下乡受苦了。
杨柳上头有个姐姐,只喜欢儿子的家庭将所有希望都放在了二胎身上,她出生以后全家大失所望。
还好她妈肚子争气,生下她的年尾,生下了老三,这次终于生出儿子,老杨家后继有望,她妈决定封肚。
她跟弟弟杨树就差一岁,不过她是姐姐,要下乡时,在家庭民主会议时,在三个孩子中选择一个下乡时,杨柳以除她一人反对外,其余全票通过。
第二天一大早,她大姐就骑着自行车去知青办把杨柳的名字写上,并且声情并茂地同工作人员介绍妹妹杨柳多么希望去建设广袤的农村,工作人员深受感动,将杨柳的名字从原本要下乡的地方划去,让她去遥远的东北建设黑土地。
后来杨柳不知道听谁说的,那个工作人员家里有个弟弟,他原本要去北城下乡,这人姐姐正琢磨怎样将弟弟留在城里,杨柳姐姐恰巧在此时给了她个好主意。
杨柳本来要在家附近的农村下乡,来回只有几个小时,现在变成了去东北,坐火车都要一天一夜。
当男的就是好,家里有姐妹,可以让姐妹下乡。
就算家里没有适龄的姐妹,姐姐妹妹也会尽力帮他,让他去个更好的地方下乡。
退一万步讲,就算运气不好不得不下乡,也可以在乡下傍个有钱富婆,让自己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