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
明显的此地无银三百两,说不是一起进城谁信啊。
不是一起进城你俩干嘛一起回来,再说了怎么就刚好在城里碰见了彼此,他们进城的时候怎么就没有碰见同大队的社员呢。
既然人家不想说,大家非常懂事地没有追问下去,点头道,“这样啊,那还真是怪巧的。”
杨柳也说,“谁说不是呢。”
等两人离开以后,大队部门口的社员们就彻底地聊开了。
平时没啥娱乐活动,大家最爱聊东家长西家短。
“我看这俩人肯定要结婚。”
“都睡在一块了,不结婚也没办法了。”
“我看这俩人站在一起都挺高兴,没有被逼的感觉。”
“哪有什么不高兴的,杨知青长得跟画里的仙女儿似的,季家小子是这些年轻的小子里最能干的,季家那日子那么好过,天天啃大面包……”
“真的假的?”
“那还有假,我那天去老季家,看见他们家威威坐在炕上啃面包,吃得那叫一个香。”
“你说杨知青和季家小子进城是干啥去了。”
“还能干啥去了,那城里小年轻搞对象不都兴去看个电影,或者是压个马路牙子。”
“队长媳妇还说不中意知青当儿媳妇,人家俩人挺乐意的。”
“不过我怎么看着杨知青手里抱着什么东西。”
杨柳不可能大剌剌的叫众人看见她抱着书,书被装进小布包里,即便是跟她离得最近的季启棠都只隐约猜到她手里抱着是书,其他人就只能看见她手里抱着东西,压根不知道抱着的是什么。
“对对对,我也看见了。”
“那这是进城买东西了。”
什么东西一定要进城去买呢。
于是,大队里就有人传,说杨柳和季启棠一起进城买结婚用品。
杨柳:人民群众的眼睛真是雪亮的。
对对对,谁说高考教材不能是结婚用品呢。
季启棠将杨柳送到知青点门口,他回了季家。
季母正在带孙子,季家老二的孩子现在是她在带。
他进家时,小孩子正坐在炕上哭闹着要吃糖。
季母笑着哄他,“糖吃多了对牙齿不好,我给你洗个苹果吃好不好?”
小孩子眼睛瞪得大大的,“骗人,你就是不舍得给我吃,后妈都是坏的!”
季家老二新娶的媳妇原本正坐在炕边笑眯眯看热闹,闻言脸拉的老长,啪嗒一声推开门,回了隔壁的新房。
季家老大老二不是跟父母住在一起,在分宅基地的时候,季铁民特意把家旁边的两块宅基地批给季家老大、老二,一家子住在一起也能互相照应着。
“你说什么?”
季威威很怕这个小叔,他一下子不敢哭了,突然憋回去,打了个哭嗝。
季母装作擦汗快速擦了下眼里的泪水,“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早?”
她岔开话题,“吃饭了吗,我去给你煮碗挂面。”
季启棠没有拒绝,两人一起来到堂屋厨房。
他小声说,“既然觉得你隔了一层,下次不要给他看孩子了。”
季母勉强笑笑,“爱梅刚进门,又是后妈,怎么好让她照顾威威。”
“而且你刚才也听见了,她说了那样的话,爱梅心里保不齐多伤心呢。”
“她听了伤心,难道你就不伤心?”
她将面条放进沸腾的开水过,“你也知道,他就是个孩子,我犯得着跟孩子置气吗?”
不是不气,只是习惯了,她刚嫁给季铁民的时候,季家那两个孩子也是这样说她的。
童言童语最伤人心。
那时候经常偷着抹眼泪,后来季启棠稍大一点,能听得懂好赖话,每次听见大哥二哥这般说她,都要捏起拳头跟他们打架。
人家是两个人,又比他大好几岁,他怎么大得多,每次都吃亏。
打架的次数多了,加上年岁见长,季启棠能够打得赢季家两兄弟了。
季家老大和老二到了懂事的年纪,开始长脑子了,知道有的话该说,有的话不该说,不会当面给后妈难堪。
她才熬出头没两年,继子的妻子去世,她又要给继子带孩子。
季威威那话是他亲姥姥教给他的,怕他跟姥娘家不亲,怕他被后妈带就忘记了亲妈。
结果一句话伤了两个人的心。
后妈难当,后奶奶也难当,孩子不懂事亲妈可以打两下,但是后妈不能打。
季启棠两三口吃完水煮面,季母想要把碗顺便刷了,他侧身躲过季母,来到水盆边上,“很多人在大队门口唠嗑,你也去歇一歇,我在家看着季威威。”
当妈的心疼儿子,宁可自己累一点,也想叫他多歇歇,“你难得不用下地,也不往外跑,你去歇歇,我带他就行。”
季启棠冷笑一声,“他在我面前不敢闹,你出去玩吧。”
季母被说得心动了,“威威要是不懂事,你可别打他啊。”
“我知道。”
跟季启棠交代了照顾季威威的注意事项,她才拿着小板凳,怀着万般不舍地离开了家。
来到大队部门口刚坐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