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得了去往玉泉修炼玄功的法旨,但碧云被丢出玄都洞后,并没有立即前去。
这些时日的种种经历,如梦似幻,都是好事,却不在他掌控之中,也算是真正领略了造化弄人的滋味儿。
“老师待我甚是优厚,教外别传,却是嫡传弟子待遇,还助我炼返先天,达到修炼八九玄功的门槛。不过,相较于偏重于斗法的玄功,八景正法对我的意义要更加重大,峨眉九天玄经玄妙无穷,能修成金仙功果。
蜀山金仙,道行少说堪比封神大罗神仙,斗法之能更是强悍,但再往上就到头了,无法修到帝君、道祖那般境界。
阐教八景正法,未必能修成混元,却能极大程度增进道力,还能在证就大罗之后,合道成道……”碧云驾无形剑光悬空,回望那座看似平平无奇的首阳山,思忖片刻,遁走数百里,寻了座荒山,辟了间石室,第二元神施展太清仙法,布下禁制,接着盘膝坐定。
炼就身外化身,完全可以二身分别主修一法,将来再寻法子融汇,但化身在八卦炉中被炼了七七四十九日,还得了九转金丹、太极图助力,躯壳、元神都生出许多神异变化。
“这回倒是入了祖庭道场,可惜没来得及在老师座下侍奉几日,便被丢入炉中冶炼,接着又要离去……
碧云知晓机缘难得,其实更愿意在太清身边清修,刚要沉念,仔细观摩肉身与元神的变化,忽然发现衣袖中多出一副卷轴。
“莫非是老师见我过于寒酸,故而悄悄赐下护身法宝?”
碧云将卷轴取出,悬空放置,并未打开,而是先恢复了与真身之间的神念脉络。
真身过去五十日的境遇,似走马灯一般掠过,刹那填充识海,好在元神造诣足够深厚,甚至没觉昏沉,便将多日经历消化。
“好在,业力已然消除,还积攒了不少功德,不能太过奇求圆满。”
碧云填补了记忆空缺,内视泥丸,第二元神也是婴孩模样,金光灿灿,还有阴阳日月之气流溢,依稀间,竞然看见肉眼难见的功德光华。
呼。
六阳神火鉴祭起,那面通体银色,遍布火焰纹路的袖珍宝镜,忽然变作等身大小。
碧云镜中一看,却见眉心处多了一道金银二色竖纹,端是神异,往内渡入法力,眼眸便发出青、白二色阴阳之气,赤、黑水火光华,心念一动,神光仙气还能如意变化,化丝、化束皆可。
“这是…八卦炉中烧了大衍之数,竟将祖龙之燕、烛龙瞳术与八景、九天阴阳之气炼就浑圆,修成先天神目?”
天眼、神目,在蜀山甚是珍稀,峨眉三代,也就齐金蝉机缘巧合被芝仙舔了眼眸,略有些神异。碧云服食过灵丹妙药,根骨非凡,却也没想过能炼就此类神通。
老子炼的九转金丹,从没外传过,真真正正到了吃一粒便能立地成仙的地步,碧云吞下,就算多数药力被炼入根性之内,也是大机缘,加上太极图神效,更是玄妙无穷。
单说对法眼、目力的效用,就不输清虚道德真君的九幽濯目神丹。
碧云心知,炼返先天的大道裨益,比预想的还要高出不少,很快收了六阳神火鉴,断了与真身的神念脉络,依照八景正法运功,欲梳理肉身、元神气机。
谁知刚运转法力,悬空卷轴便兀地展开,空白锦布变作一副水墨画,起初混沌黑暗,忽生一道璀璨光亮,骤然开辟。
碧云被画卷气机惊动,睁开眼眸,恰好目睹,心神瞬间被扯入其中,仿佛回到鸿蒙初判之时,直面神斧锋锐,还得以观摩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日月星辰流转,山岳峰峦叠起,江河湖海奔腾,一气演化万物,分化五行,渐渐形成天地轮廓,又有云雨风雷、飞潜动植生出,有了生气。
这般景象,与紫府道书中记载的九疑鼎内混沌元胎颇有神似,不过,元胎是真的有化育一方天地的潜力,卷轴则是烙印了一份记忆,用以观想。
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都是混沌开辟前就存在的人物,都曾目睹那一斧的风采,也都有开辟新天地的能力。
君不见,玉虚门下燃灯道人,得了定海珠,归入西方教之后,都能将之演化二十四诸天?
教主手段,自然更加神妙,就算创出天地难与此方三界规格等同,也逊色不了太多。
碧云肯定没有开天辟地的本事,也无缘得蜀山那桩轩辕重宝,却胜在拜了个厉害师父,得了一副能够持续观想的图卷。
虽然卷中清浊分辨,演化天地奇快,但真实世界的光阴,却过去了足足七日,碧云更是觉得过去了无数元会。
老子怕小徒儿损了心神,故意设下七日之限,要是继续观想下去,势必要将精气神耗干。
碧云两世宿慧,两界法门,但道龄满打满算,也就百余年,真正打破迷雾,窥得真谛,仅有十八年,依靠紫府道书与己身努力,法术进境奇快,修为也算齐头并进,唯独道力,也就是对于大道的领悟,还称不上深厚。
峨眉九天玄经,内中夹杂些许三皇精义,合乎天地人三才,又有阴阳之玄,封神八景正法,提纲挈领,总述大道,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一一阐述。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