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血浓于水(2 / 3)

赤卿 洛霏儿 4552 字 2016-05-24

在跟伙计说着什么。

“这是我们掌柜”伙计如释重负,给凤川使了眼色,他似乎遇到了什么问题,凤川一盘问便知,那男人想讲价。

按理说讲价是允许的,毕竟不能一锤子买卖,可慕氏交代过,这玉可是不能讲价。

说是有个令子,这玉能给便宜,便是卖的贵了,而且玉不值钱,会有人怀疑是假货。

“对不起,这位客官,我们店童嫂无欺,这么多年了,真的没有破例过。”

男子看着凤川撇嘴,若是当今官人的亲戚呢?

亲戚?

什么御使的七大姑八大姨,什么小衙门衙役的家里人,这她都听慕氏讲过。

如今可是知道不能上当。

“您是官中人的亲戚?”

那男子一看有门儿,立马点头,哼着鼻子,还是当官有用,说出来自然有人迎合。

他正洋洋得意,凤川说出话。

“官中子弟自然不差钱,既然是官中子弟,更不能讲价了,我和伙计不会说,可人来人往,万一被其他人知道您还在讲价,说出去让人笑话不是?”

“呃?”

男子无话可说,真是个聪明的姑娘。他乖乖拿出了银子,将一块儿奶白玉的牌子轻手蹑脚的提起,放进口袋。

准备收铺子,凤川问伙计白天怎么样?

“今儿卖出去两对翠玉耳环。一条玛瑙项链,一个牌子。”

凤川核对后便收了铺子。

回家路上,一个老伯伯跪在那里。

“老伯,您怎么了?”

凤川急忙上前,这已近冬季。大冷天儿老伯很容易冻坏。

老伯抬头看了看凤凰攒,挠头,“我不认识你吧。”

凤川用力扶着老人,却拉不动他。

“伯伯,您的家在哪里啊,这天太冷了,我送您回去吧。”凤川再次用力,却仍未拉起他。

老伯说自己有家,可回不去了。

凤川了解得知,老伯家中有三个儿子。本还算和睦,可前些日子娘子去世,临走前她留下了两个镯子,一个给了大儿媳,一个给了二儿媳,给三儿媳几块儿碎银子当做补偿。

这些本以为会顺应几人的意思。

可东西给了出去倒是惹了麻烦,老人没什么银子了,没人愿意养了。

大儿子同意养爹爹,可儿媳不甘心,为何不是二儿媳养。娘亲生前经常偷偷给其攒钱。

二儿媳同意养,二儿子不同意,从小爹爹最偏心小弟,为何如今他不赡养爹爹。

小儿子和小儿媳不想养老人。他们认为两人生活都苦难,从前都是娘亲做好了饭令两人出来吃的。

老伯自己住在一旁的屋子,可前几日下了两场雨,房子漏雨,几个儿子谁都不愿管,三人每天因为这事情吵架。

“我想让他们啊。都回到小时候,那时候三个人手拉手,互相谦让,老大总是把好吃的留给老三,老三又不忍心独吞,若是他们三个有一个人出去玩了,有一个窝窝头,那一定会留一口给出去玩的那个人,这才是一个家。”

说过话,老伯打了个喷嚏,他倒吸两口气。

“伯伯,您可能受了风寒,快告诉我家在哪里,我带您回去。”

老伯这才缓缓起身,自己不想回去,老啦,他不想拖累他们,自己找个地儿自生自灭算了。

“老伯,您怎么能这么说,既然您说他们小时候相处很好,那证明他们还是有感情的,若是您真的自生自灭了,他们知道了后悔来不及了,不如我跟您回去帮您说合说合。”

凤川的诚恳让老伯满眼热泪。

好,好!

他带着凤川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他的家离凤川的家并不远。

凤川好奇之前没见过老伯。

“我呀一直都在这儿住,三十多年了,只是不经常跟人聊天,所以你或许没见过我。”

天色渐晚,走了百步便到了老伯家。

老伯推了推门儿,大儿子在隔壁听到声响,紧接着另两个儿子也出来。

“爹,你怎么才回来,您去了哪里?”三人不约而同的问。

凤川转过头,“老伯,您的儿子们不是很孝顺嘛,您还愁什么?”

凤川同老人几个儿子讲了老伯的心事,家和万事兴,老伯不忍心看着几个孩子相互憎恨,他不想成为几个人的累赘。

这话一出口,三个俊俏的青年低下了头。

“你们还记得小时候,一个窝窝头的故事吗?老伯还记得。”

站在最左边的人上前一步,他是老伯的大儿子,“爹,我错了。”他跪下。

这些年他们各自成亲后,便成了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