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
昌邑。
曹操这几天已经逐渐从头痛中走了出来。
如今他已经可以自主的下地行走了。
此时。
荀或突然走进州牧府,一副神色匆匆的模样。
曹操看到这一幕略显惊讶。
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荀或一直是一副沉稳的形象,何时见他如此慌张过?
很快。
荀或就快走至了曹操的面前,还未等曹操开口询问,就急忙道:
“主公,大事不好了!”
“嗯?发生了何事?”
曹操心下一跳,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情。
毕竟能让荀或说出“大事不好”这四个字,肯定不是小事。
荀或缓了口气,调整了下呼吸,开口道:
“我上次不是跟主公说过,我向家族去信,邀请公达来辅佐主公您吗?”
曹操听闻此话,愣了瞬间,随后点了点头:
“哦!我想起来了,的确有此事。”
说到这里,曹操又结合荀或此时的反应,猜测道:
“怎么?莫非荀攸他没同意?”
没等荀或回答,曹操大笑一声,说道:
“嗨,我还以为是好大的事呢,原来就这啊。”
“人各有志,不必强求!”
“公达既然不愿投我,想必是心中已有明主,就随他去吧。”
“吾虽然痛惜,但也只恨有缘无份罢了,何来的大事不好?”
这就是曹操,能写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种千古名句的曹操。
由此可见,曹操是多么的爱才、惜才。
所以即使现在他听到荀攸拒绝投效自己,也只是遗憾,并没有出现什么愤恨不满的情绪。
荀或听闻曹操此话,就知道他误会了自己要说的话。
只见荀或连忙道:
“主公,虽然公达的确表明了拒绝,但在下想说的事情并不是这个。”
“哦?那是何事?”
曹操心下惊讶,疑惑道。
难道还有什么比公达拒绝投效还严重的事情吗?
荀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叹了口气,反问道:
“主公,您可还记得我上次跟您说过,在下有一同窗好友,也是颖川书院的学生,姓郭名嘉字奉孝,如今在袁绍麾下。”
曹操听到此话,心下思索了片刻,随后点了点头,道:“嗯,不错,吾记起来了,你的确跟我说过这么一个人,怎么?他也拒绝了?”
曹操这次的话语比较平淡,继续道:
“拒绝了就拒绝了吧,吾麾下有你、志才、仲德,足矣!”
荀或听到曹操说话的口气,就知道他没怎么在意郭嘉,心下急切道:
“主公啊,您可不能是这个态度啊,这郭嘉不是一般人啊!”
“嗯?不是一般人?”
曹操眉头一掀,疑惑之色尽显无疑。
荀或听到主公的疑惑,心下暗道:
“果然,主公就没有把奉孝当回事,哎!”心下叹息的同时,荀或也是拱手说道:“主公,奉孝真不是一般人啊!”
“奉孝在我们颖川书院中有着鬼才之名,寓意其才能具有神鬼莫测之能。”
“况且奉孝此人,极善军略,才思敏捷,还有一双能够洞察一切的眼睛,单论洞察人心,恐怕当世无人能出其右者!”
听到荀或竟然对这个叫郭奉孝的有如此高的评价,曹操也是惊讶无比。
要不是曹操知道荀或的性格是那种实事求是的人,还会以为他是在自己面前故意吹嘘他好友呢。但就是曹操知道荀或不会唬人,所以才感到惊讶。
因为按照他所说,这个叫郭奉孝的简直就是个经天纬地之才啊。
爱才的曹操这个时候急了,连忙道:
“文若,此言当真?那个叫郭奉孝的真有如此才能?”
荀或看着自家主公还一脸的不可置信,也是无奈道:
“主公,在下所言非虚,奉孝之才。颖川书院的人基本都知道,您要是不信,可以去问志才,他也跟我一样,都是出自颖川书院。”
曹操听到荀或如此打保票的话,心下也是不再疑虑。
毕竟荀或都把戏志才搬出来了,再怀疑的话就不像话了。
于是曹操问出了他的经典台词:
“此人之才与你相比,如何?”
荀或反手一个经典台词,毫无犹豫地拱手应道:
“奉孝之才胜我十倍!”
曹操听闻此话,也是嘿嘿直笑,又是一句经典台词:
“不可能!绝不可能!”
荀或觉得说的还不够,继续道:
“十倍,数十倍!”
曹操:!!!
曹操、荀或主臣俩一波对台词后,也是重回正轨。
曹操收起笑嘻嘻的脸,表情突然严肃道:
“文若,此人之才当真如此恐怖吗?”
荀或也不皮了,认真回道:
“主公,在下所言非虚,奉孝之才只会比我说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嘶”
曹操这个时候终于醒悟了,随后便倒吸了一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