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内斗属于传统技能(1 / 2)

占据会稽山之后,孙策便掌握了战场周边的制高点,此后,他对城内防御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攻城行动便越发顺利,甚至还能指挥军队专门选择城内守备薄弱处发动攻击。

与之相比,城内守军的处境越发艰难,损失不断加大,防守压力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内部矛盾也渐渐开始变得尖锐。

山阴县城内的反孙策联盟大体上有三个部分。

会稽郡士族,会稽郡本地豪强,以及山越集团。

其中山越集团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依附于士族的、依附于豪强的,以及独立自主的。

这三方面原先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彼此的利益诉求也有一些互相冲突的地方,因为孙策的异军突起而使得他们一起把矛盾指向了孙策,走向了联合。

他们联合的基础不是任何经济或者政治上的缘由,纯粹是为了赶走孙策,这也就使得他们的联合比较脆弱、比较吹弹可破。

原先,他们聚众起事,互相联合,一起驱逐杀戮孙策政权的官员和武装力量,不断获得小规模胜利,不断得到利益,互相之间的矛盾还能压制。

可一旦战局进入相持期乃至于逆风期,这些矛盾就纷纷冒出头来,甚至全面爆发。

因为此前对抗黄盖所部的失利以及一名重要的士族成员的死亡,以盛岳为首的士族势力对作为主力存在的豪强集团感到不满,指责他们软弱怯战,以至于王尊战死。

陈达、柳宗为首的豪强集团当然也很不满意,他们觉得他们已经竭尽全力作战,付出重大牺牲,王尊的死是士族方面指挥的问题所导致。

双方携带着依附于各自的山越部族互相发难,互相指责。

而独立自主的山越势力则对此乐见其成,恨不能添油加醋、煽风点火,反正独立自主的山越势力与士族、豪强都有仇怨。

随着会稽山失守、山阴县城彻底孤立,叛军联盟内部的矛盾更加尖锐了。

军事会议上,陈达和柳宗更加激烈的指责制定这一计划的盛岳,认为盛岳必须要承担起责任。

而作为目前联军公认的首领、自称扶汉将军的盛岳又怎么可能承认这是自己的错误呢?

他根本不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误。

“我所做的事情是规划战策,谋划全局,而不是拿着刀到处拼杀,这不是为将帅者应该做的事情!我派兵驻守会稽山难道有错吗?孙策未来时,黄盖为我所阻挡,孙策来了以后,也必须要派兵强攻!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的计策是对的,我的指挥没有问题,否则孙策为什么要派兵强攻会稽山五天五夜?现在的局面是你们安排出去的人不够善战,被孙策打败了!所以局面才急转直下!”

盛岳这话说的也没错,陈达和柳宗也承认,甚至之前按照盛岳的方案屡屡获胜的时候,他们也都发自内心的感觉盛岳很有能力,很佩服他。

而现在走到这地步,到底有几分是盛岳的锅、几分是他们自己的锅,他们自己也不好说。

但是问题在于,他们如果不指责盛岳,他们就要承担责任了,甚至这个互相指责的事情,最开始就是盛岳带起来的。

所以这当然是盛岳的错!

陈达于是瞪圆了眼睛和盛岳对峙。

“孙策都已经派兵强攻五天五夜了,还不足以说明我部的善战吗?若这也算不上善战,什么才算善战?将军身为统兵者,难道不该想到这一点吗?战士竭尽全力办不到的事情,不正应该由统帅以计谋弥补吗?”

盛岳吵一句,陈达回一句,盛岳再吵一句,陈达再回一句,两人你来我往,吵得好不热闹!

最后逼得脾气不太好的柳宗爆了粗口,拔出刀往地上一插。

“够了!不要再吵了!再吵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留点精神对抗孙策!不管这是谁的错误,盛将军,您作为主将,责无旁贷!”

盛岳闻言,气得脸都红了,伸手指着柳宗,却被他慑人的眼神弄得有些说不出话来。

少顷,他恨恨的一甩手。

“行!这个将军我不做了!你们谁爱做谁做!只有一点,孙策杀进来的时候,你们可别自己带头跑了!”

说罢,盛岳离开了议事厅,留下一群人大眼瞪小眼,有些无奈。

一场无果的争吵之后,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孙策大军对山阴县城的攻势越来越猛、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城中联军的内部矛盾也越发的尖锐。

不过这并不代表士族集团和豪强集团有了分家的打算。

他们只是互相指责。

面对孙策的庞大压力,谁也不敢懈怠,因为孙策一旦获胜,他们都要死,于是他们双方斗而不破,目前的核心争端只是为了争夺话语权。

他们都觉得只有按照自己的计划来打仗才能胜利。

但是独立于其外的第三股势力——自主的山越势力则对此没什么太多的想法。

他们本来就一无所有,过来参战是为了捞好处,是为了钱粮和女人,能捞到好处,他们才跟着联军混日子,要是捞不到好处,还要把自己搭在这里,他们可不愿意。

士族和豪强集团都有本地利益,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可他们只要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