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滞销事件(4 / 6)

脸谱 安东居士 11205 字 2016-08-24

不大的生产线造成的。生产线的产能小,与之匹配的工程项目却不能少,多花了冤枉钱不说,也增加了公司的用人成本。与省外同行相比,嘉信公司的差距确实比较大,尤其是S省和H省的数家大盐企,动辄是百万吨级的生产线,他们是人员少,设备优,产能大,自动化程度高,吨盐能耗低于嘉信盐化几十块钱,在成本决定效益的现代企业中,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里,对于弱势企业的生存将是致命的。尽管G省盐业公司的高层有意要改变嘉信公司的现状,愿意拿出钱来作大的投资,可是自己刚刚接手这个摊子,想要上马的项目还处在论证阶段,离具体实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眼前的难关应该怎么度过呢?

滞销如同瘟疫,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让宁向前头疼的还不仅仅是南方市场部的问题,北方市场部和东方、西方市场部也相继出现食盐滞销现象。嘉信公司共有四条生产线,年产盐接近九十万吨,如果将产量平均到每一天的话,日产盐近两千五百吨,以每吨二十包计,一天就是五万包,码放的场地确实是个问题。原先看着喜人的白花花的产品,而今成了望之生厌心口添堵的烦恼,一排排整齐有序的盐垛子,就像一条条贪得无厌的长龙,每天都在变长,变大,一点一点的蚕食着嘉信盐化公司仅有的几块空地。盐龙的长度每天都有新的突破,从生产区,码到了办公区,从办公区,码到了生活区,道路上,球场上,草坪上,凡是能够用来码盐的地方,都码上了盐,整个嘉信公司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成了名符其实的盐的世界。

嘉信公司的高层每天都在开会研究对策,但是每天的会议结果,都没有讨论出什么可行的办法来。五个常委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会议室里集合,大家围着一张圆桌,或是面面相觑,或是吞云吐雾,该发言时无人发言,是开会时的一种悲哀。当宁向前眼巴巴的看着大家,一再地打破沉默,苦着个脸,用近乎央求的口气向大家征求办法时,与会的高层们才肯开口说话。可是大家说来说去,似乎也说不出什么新意,大多是重复前一天说过的老话。

宁总经理每次抛砖引玉,接下来发言的总是阚书记。阚书记来公司时间不长,但是他在公司里已经有了自己的绰号,员工们私下里都称呼他叫“侃书记”。“侃”书记确实能侃,他每次开会发言,都会从政工的角度分析目前嘉信盐化所面临的形势,这次也不例外,不过阚书记的口气一直比较乐观,他始终强调企业眼前所遇到的困难是暂时的,而企业未来的前景是光明的,只要在坐的各位能够树立信心,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一定会柳暗花明,无往而不胜的。

阚书记还认为,目前公司首要的任务是要搞好团结,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基石,团结是嘉信盐化事业取胜的法宝,既要团结身边的党员,也团结周围的群众,要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紧密地团结在公司领导班子周围,唯有如此,嘉信盐化公司的前景才能一片光明。在阚书记慷慨激昂的发言中,不时会冒出一些新颖的词汇来,诸如与时俱进、高瞻远瞩、科学发展、审时度势,等等等等,这些词语都是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的。

办法总比困难多,也是阚书记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对于嘉信公司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开了几天的会议,阚书记虽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而又可以操作的办法,但是他的发言还是比较积极的。没有打开销路的策略,这也怨不得阚书记,因为阚书记一直认为自己是搞政工的,在党委几个人的分工当中,他主要是负责党建和思想教育这一块,他的职责就是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器去武装大家的头脑,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些具体而又实际的工作,本来就不是他这个书记所应该操心的事情。

阚书记说过了,下面一般是工会主席发言,因为工会主席总是坐在阚书记的下首,按照排序,发言也应该轮到他。工会主席姓马,兼着嘉信公司的纪检书记,他和阚书记一样,是在嘉信公司高层大换血时,一起从省盐业公司调过来的。据说他原先在省盐业公司时,是保卫科的一名干事,因为跟省盐业公司的一名副总关系不错,有人说他是那位副总家的什么亲戚,具体是什么背景,公司里没有几个人知道。从省盐业公司的一名提不上手的人物,一跃而成为嘉信盐化公司的一名高层,麻雀变凤凰,仅凭这一点,就可以证明马主席背后靠山的实力。

都说工会主席是个闲职,喝茶看报瞎扯淡,但是马主席到了嘉信盐化公司之后,却扎扎实实为嘉信公司办了一件实事,那就是新建了一所在省内有着知名度的“职工之家”。嘉信公司成为省盐业公司的下属,职工在业余时间却没有一处自由休闲的天地,身为工会主席,这让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首先向宁总经理提出建议,并主动请缨到省盐业公司进行活动,还到省国资委进行游说,“职工之家”项目便很快批了下来,工程经费总共三百多万,当然,省国资委和省盐业公司是不会直接拨钱下来的,一切皆由嘉信盐化公司先行垫付。三百多万的工程款,二百多万盖了房子,一百多万用于场地设施配套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