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两个跟乌眼鸡似的耗着,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时间不等人,眼看着到了填报志愿的期限,如果过了期限,黄花菜就凉了。关键时刻,冯望舒不得不做出让步,同意儿子的第一志愿填报省城的师范大学和财经大学,但是他也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儿子的第二志愿必须填省工业大学,冯凯同意了。
烦完了儿子冯凯的事情,测评的日子也就正式来到了。
测评人员的构成跟冯望舒预料的差不多,但是让冯望舒意想不到的是,整个测评过程的时间居然短得惊人,柳如玉副部长从发下测评卷到回收测评卷,前后累计起来也就不到十分钟的时间。
让冯望舒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原先他认为此次测评会当场唱票做统计的,但是没有。对此,柳如玉副部长有着权威的解释,她说高层领导发话,唱票统计这道程序,将由竞聘小组成员内部完成。
领导者的意志永远都是下属们无法改变的,领导者的想法也永远都是手下人无法猜透的。测评留下的悬念只能等待时间这把钥匙去打开,而时间对于当事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
所有的等待都会有一个结果,要么是喜悦,要么是沮丧。
半个月之后,冯凯收到了G省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在同一天,嘉信盐化股份公司制盐分公司值长竞聘的最终人选一大早便赫然公布上墙,冯望舒的等待没能延续上两次的幸运,在入围的四个名单中,他没能找到自己的名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