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的演变(四)(3 / 4)

抗战雄心 烈阳化海 7087 字 2016-08-27

是当时活著上将中唯一的一个。

陶铸,中南区的实权人物,文革中调到中央成为第四号人物。因保老干部而被**点名打倒,后囚死于安徽合肥。

赵尚志,北满抗联的灵魂人物,与杨靖宇有“南杨北赵”之称。日将冈村宁次在东北时数次对赵加以围捕而不果,将其写入自传中。赵尚志对敌作战英勇,却被自己的中央两次开除党籍,直到牺牲四十年后才得,鄂豫皖苏区的最早创建者之一。

五期中还出过解放军上将杨至成和中将谭希林。

黄埔六期中出过郭天民(上将)、王诤(中将)、张开荆(少将)等解放军将领。在高级班中有两个著名人物,一个是黄公略,**最器重的红军将领之一,将其写入诗词中。另一个是贺国中,彭德怀的铁杆,红五军中最早的几个党员之一。

黄埔在武汉办过分校,同样出了一些著名的gcd将领。

张子清,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的嫡系。因受伤后经常将药让给其他伤员,终于不治牺牲。

王良,接**任红四军军长,罗瑞卿的好友,在与民团作战时被冷枪击中牺牲。

罗瑞卿,有近一米九的个子,作战受伤后被误认为死亡,放进棺材后却装不进腿,被**称为“罗长子”。后授予大将军衔。

周维炯,鄂豫皖苏区的红军名将,和许继慎一起被张国焘处死。`

邓萍,红三军团参谋长,牺牲于娄山关战役中。

程子华,红军、八路军及解放军时都为重要军事将领,建国后转入经济部门工作,55年未授衔,似为可惜。

赵一曼,四川宜宾人,原姓李,抗联中的著名女英雄,任抗联第三军第二团政委。在吉林珠河战斗中受伤被俘。在入院疗伤时说服护士韩勇义及看守,雇马车偷偷逃离。因马车速度慢,在离游击区仅二十里时被日军追上,不久英勇牺牲。死后长时期身份不明,后在同学罗瑞卿帮助下,终于明确了真实身份。

胡筠,双枪女将,极为能干,平江地区苏维埃主席,彭德怀当时是她手下的委员。后在肃反中被冤杀。

段玉林,红三军八师师长,贺龙倚重的将领,死于肃反。

游曦,广州起义著名女英雄。带领一班女兵与敌巷战,全部牺牲。死后敌军将其扒光肢解,陈尸于天字码头,年仅19岁。

武汉分校还出过陈伯钧(上将)、徐彦刚、刘型、李青云、李超时、张赤男、张友清等**将领。

教导团营级以上军官情况一览表(1924年9月—1925年4月)

职称姓名

阶级

原任职务

任命时间

升、转过程

教导第一团

团长

何应钦

少将

军校战术总教官

24年10月

党代表

王登云

中校

校长办公厅西文秘书

24年11月

党代表

(继任)

缪斌

少校

教官

25年2月

参谋长

朱棠

少校

兵器教官

25年1月

曾任教导一团第一营营附。

第一营营长

沈应时

少校

教练部总队长

24年10月

第一营党代表

胡公冕

中尉

管理部卫兵长

24年11月

25年2月改任第二团第一营营党代表,3月16日,改任第二团第二营营党代表,25年4月13日,代理第二团第二营营长

第二营营长

陈继承

中校

教授部教官

24年10月

继第二营营长

刘峙

教授部教官

25年1月

第二营党代表

茅延桢

上尉

教练部队长

24年11月

第三营营长

王俊

少校

教授部教官

24年11月

25年1月,任教导第一团中校团附,25年4月为教导第三团第一营营长

继任第三营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