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560万吨(这里包括了飞机,汽车……等装备的用油量),而德国在1943年获得的液态燃料包括煤制油在内总共就有1000万吨。如果不是遭到盟军轰炸的话,其煤制油部分还有继续增产地潜力!
苏联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人民又是吃苦耐劳,可是钢铁产量就是追不上德国——还是缺煤!其实缺煤这个问题早在卫国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存在。苏联每年为了弥补煤炭上的不足都要以石油做交换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煤。
这缺煤的问题在战争结束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苏联煤炭的缺口实在太大,要是想靠进口来缓解供需矛盾。按照煤炭部门地最新统计,每年至少需要进口4000万吨左右才能恢复到战前水平!
进口靠不上,苏联要是真的靠进口煤炭来弥补缺口的话,那苏联的铁路和港口就甭干别的事,天天就拉煤算了!
现在是美国人一听说苏联缺煤,就立即提出要给苏联援助,可苏联只能说:“谢谢!不用了,因为我这里的铁路和港口根本就负担不起这么大的运输量。”
美国又说:“那我就给你钢材吧。运钢可比运煤要容易多了”。
苏联又说:“太谢谢了!可是也不必了,因为你就算是把钢材运来了我也没有那么多的电力来加工它。”
电力地不足严重限制了苏联工厂地加工能力,还是因为缺煤!这使苏联就是能够得到充足的原料也无法迅速将其加工成为所需要地武器。苏联要想解决这个难题除了靠自己努力以外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唯一能够替代煤炭用于发电的东西就只剩下石油!
可是,用石油来发电的成本太高,与煤炭相比,差不多发出去的每一度电都是“高价”电,但是这会苏联别无选择。
蒙古那有一个世界顶级的露天煤矿啊,这个时代还没有发现,说起来也正常西伯利亚的不少金矿都是战后才发现的啊,苏联这么大连自己的地方都没搞清楚,还管得了蒙古什么事啊!于是他把蒙古有一个大型露天煤矿的消息报告了莫斯科。
安德烈不知道的是
在莫斯科的秘密研究基地,库西宁也向军工的大管家乌斯季诺夫介绍了SVD的情况:“苏联军队在1963年选中了由叶夫根尼?费奥多罗维奇?德拉贡诺夫设计的半自动狙击步枪,用以代替莫辛-纳甘狙击步枪。通过进一步的改进后,在1967年开始装备部队。德拉贡诺夫狙击步枪是世界上第一支为其用途而专门制造的精确射手步枪。SVD一种新的改进型,采用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枪托和护木,以及新弹匣,在弹匣入口前方有安装两脚架的螺纹孔。
在苏联军队中,每个班配备一支SVD。装备SVD的士兵接受针对该武器的专门训练。装备SVD的射手和整个班一齐行动并延伸整个班的有效射程至600米或更远(AK-47精度受限制)。由于其设计是出于延伸班射程的简单目的,SVD是一支坚固耐用的步枪。刺刀座和在瞄准镜损坏情况下用于瞄准的机械瞄具更加表明了这个事实。SVD的可靠性仍然是公认的),这使SVD被长期而广泛的使用。”
而乌斯季诺夫问道:“库西宁同志,这个设计师现在在那啊,如果找到他能不能解决现在狙击枪生产的问题?”库西宁说道:“不能,1920年2月20日,叶夫根尼?费奥多罗维奇?德拉贡诺夫出生于伊热夫斯克这个以制造轻武器出名的城市,他的祖父过去就一直在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工作,作为家庭传统,他在伊热夫斯克工业学院学习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毕业后便进入到他祖父在沙皇时期就已经工作着的同一家工厂工作,他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要改进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刺刀的加工技术。在1939年,他应征入伍参加苏联红军,担任团部的枪炮工。
在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时,他晋升为军械长,在那段时间里,他对于苏联和敌人的各种武器都有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德拉贡诺夫本身又是一个热爱射击运动的人,经常参加各种射击比赛,而且还取得很好的成绩,他甚至还是一名持有证书的射击教员。这些特长及经验对他以后从事轻武器设计有极大的帮助。”
接着,库西宁说道:“现在他还是一个普通的军械长,这不是图纸的问题而是工业技术的问题啊,我们现在的加工工艺无法与后世相比啊!”
不少库西宁提供图纸制作出来的武器都有这个问题,除了AK47因为出现的时间和现在隔得不远,加工上比较容易外,所有的后世的苏联经典武器都是造出来没法和当初比较,达不到设计的要求的
而做为主管军工的头号人物乌斯季诺夫当然知道,苏联现在的工业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苏联当年的快速工业化确实是一个奇迹啊,但作为重要的参与者,乌斯季诺夫也是心里有数,现在的苏联是一个工业大国,但在技术上还是落后的啊,苏联工业胜过德国的地方就是产量和工业潜力,但技术上不可否认面前落后一点啊,对战争经济最关键的机床储备上,德国拥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