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抓了好些人,不过如今国难当头,正是用人的时候,所以这些闹事的官兵并没有被投入监狱,而是被编成新的番号直接送到了淞沪前线。
几场仗打下来,政府也就永久的节省下了粮食和囚室,甚至连棺材也不用打一具。
淞沪战场成了执行死刑的最佳场所,浦东更是一台巨大的绞肉机,飞速的吞噬着生命。
99军的军属野战医院就设在太仓,有严重的伤号和战地医院处理不了的伤员就送到这里,他们会在这里得到良好的医治,黄浩然在医疗上投入的海量金钱如今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99军医院的隔壁就是15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的医院,不过是隔了一堵砖墙,伤员的待遇却是天差地别。
中央军根本没有足够的医生和足够的医疗物资,面对着潮水一样转送来的伤员,15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的2家医院早已力不从心。
太仓城里面所有能收治伤兵的地方早都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军政部的长官们面对着部队要医要药的报告也是伤透了脑筋。
99军的医疗部队在太仓城里面显的那么另类,那么的让人眼红。
淞沪战场打了快一个月,火线上负伤送到后方的官兵成千上万,同样都是伤兵,但是独独99军伤兵得到了良好的对待,这让中央军其他部队的伤兵看得眼里滴血,一样都是抗日杀敌受的伤,他们怎么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淞沪抗战早期撤下来的伤员还能有块地方可以躺,后来伤兵越来越多,收治伤兵的医院都住满了,药品也开始短缺,看着原本抱着一线希望送到医院的兄弟们由于缺医少药只能一个个地躺着在空地上等死,开始有部队不再将伤员往后送,在火线上自己开枪解决的伤兵也越来越多。
你让他们这些伤兵怎么能够平衡!
为国流血流汗,居然落了个没人管没人理的下场!
这是中华之觞!
太仓流传着一个笑话,反应了当时医疗的混乱情况,听起来让人觉得心酸。
“有2个伤兵一个是98师的一个是99师的,在同一个战壕里面负了伤,都是一支胳膊中了弹,他们被送到各自部队的医院,几天之后99师的伤兵出了院,看到了98师的那个伤兵被截了肢,于是问道:‘咱们两支部队的番号就差一个字,怎么我们的结果却差的这么多呢?’,98师的伤兵摇着头说:“那是因为我们的医生也差了一个字,你们的医生是名医, 而我们的医生是兽医!’”
这样的笑话有血有泪,所以每个听完了笑出声的一定都是没受过伤的新兵,而老兵们确实一阵唏嘘......
********************************************
汪焕之和范介在常熟守备司令部门口接到了黄浩然,这里现在也是99军的军部,黄浩然下车的时候和车厢里面的伤兵打着招呼,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
这车厢里面的伤兵都不是99军的官兵,所以他们不认识黄浩然。
由于99军有着良好医疗条件的名声已经在淞沪传的所有部队都知道,于是有一些中央军其他番号部队的伤兵开始自发的跟着99军行军,他们图得无非是想要保住自己的性命。
从太仓开始,一路上不断有很多其他部队的伤兵爬进了99军的卡车到了常熟,黄浩然对这样的情况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99军需要这些老兵的补充,这些老兵也只有在99军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
让这些伤兵跟着99军一起去常熟是个“双赢”的局面。
黄浩然让99军医疗队的人员和伤兵们达成了私底下的协议:跟99军走可以,但是你们伤治好了以后也必须留在99军,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等价交换,公平合理。
黄浩然觉得自己是在敲这些爱国官兵的竹杠,可是他还是闭着眼睛狠下了心。
在自己的麾下这些人的结局也许还是难逃一死,不过黄浩然可以保证,他可以让这些兵死的更有价值,更受人景仰!
而且收留伤兵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陪同伤兵的士兵也一同被99军留了下来,能护着这些伤兵找到99军的士兵都是有情有义的人,也大多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只有老兵才会毅然选择能够存活下去的方式,没有一丝的犹豫。
所以收留伤兵基本是“买一送二“的买卖,99军又白赚了一批极有战斗力的老兵。
因为一路上收留的伤兵实在太多,所以黄浩然的行程也被耽误了。
进了军部,汪焕之立刻开始对着黄浩然问长问短,都是些关于小石桥战斗的事情,沈老二憋在一边,连个屁也没放。
范介和王山奎等汪焕之说的累了,见缝插针的报告了部队目前的情况。
99师已经开始了人员的补充,常熟补充团的人员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