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地方官员和一般百姓是这么看的。
“双十”国庆日,日机也例外地没再光临广州天空,整个城市一时沉浸在喜庆升平的平静之中。广州市政厅,款待各国使节、商团的喜宴更是把这种气氛推向了顶点。绅士、淑女自不必说,就是身负战争使命的军人,也大都结伴相庆,四出游玩。高级将领更是领着家眷、情人,游香港、澳门,热闹异常。
而此刻,古庄干郎、盐泽幸一两司令官统帅的庞大舰队正凶猛地扑向广州湾。中国军队毫无准备。
作为粤军主将,第4战区副司令长官、第12集团军司令余汉谋思想上极度混乱。早在半年前,当他侦悉日军有可能在广东登陆后,曾大事防务,加紧练兵,还成立了国防工程委员会、抗敌动员委员会等一揽子组织机构,俨然一副准备抗战的样子。但武汉会战的爆发,尤其军委会安然的样子,使广州的防务又松懈下来。自军委会抽走了李汉魂64军、叶肇的66军,北上参加武汉会战后,没有谁会相信广东方向同时会有战争。
10月10日,当他正为省长吴铁城转来的日军可能进袭大亚湾的情报而惊疑不定时,最高当局电令他“勉抽精兵一师(增援武汉战场)以保全大局”,并一再声明日军最近决无攻华南的企图,万勿听信谣言。
余汉谋见到最高当局这份电报,心里踏实下来。不管怎么说,有武汉方面这些话,这些请求,想必自己是庸人自扰了。但调一师兵力之事,他还要从长计议。最高当局已调走了他最强的2个军,广东留守的不过4个军,部队岂能再随便外调。
事实上,他就是想调也不可能了。日军偷袭部队已扑向广州湾海域,一场日军充分准备而广东军政当局毫无戒备的悬殊大战已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最高当局盲目乐观,轻信流言误了大局。
广东军政大员武备松弛、玩忽职守,有愧华南山河。
10月12日凌晨,淡淡的晨雾如烟似云,笼罩着大亚湾澳头近海沿岸。刚从梦中醒来,披着一身露水的两个士兵把头伸出工事,向海面一望,吓得“妈呀”一声惊叫,魂都丢了一半。
整个海滩上一片黑压压数不清的人影在雾中晃动,叽哩哇啦的日本话清晰可闻。不一会儿,晨雾散尽,留下来的一个哨兵再看海岸,几乎没瘫在那儿。
扑天盖地的日军已登上滩头,一门门大炮、一辆辆轻型坦克,也陆续从登陆艇上卸下,停放岸边。近海面上,几百艘中、小型登陆艇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岸边开来。一二公里外的海面上,停着上百艘大型战舰,炮口直指岸上阵地。
得到通报,151师师长莫希德命令阵地上的某营进入阵地,阻止敌人登陆。同时赶紧向广州打电话救援。
莫希德实际上早在前一天晚上已发现大亚湾外海突然出现大批身份不明的舰队,断定日军将登陆攻击。曾急电广州。但正值节日,不但找不到余汉谋,甚至连一个能管事的主官都找不着。
大亚湾此时只有莫希德151师一个师。让一个分散在几处的师阻止有备而来的强大日军,那岂不是拿着鸡蛋碰石头。莫希德当时一阵阵急火攻心,对着电话筒对值班参谋大喊道;“马上派人找,误了事你知道后果。”
一时,广州第四战区长官部、12集团军司令部留守值班的官兵忙作一团,奔向各大影院、舞厅、市政厅等场所。广州、香港各大、小影院,各部军官速回部队的消息字幕频频插入荧幕,引起一片猜疑、混乱。
广州几小时前还是一片平祥喜庆,但几小时后,横飞的流言、猜测便使整个城市陷入一片混乱。
比起广州,大亚湾澳头阵地12日天亮后就更乱。由于援军未到,莫希德只能下令阵地上的那一营兵死守,迟滞日军登陆。
这简直是一场玩笑。一个营500余守军仓促上阵,没放几枪,便成了日军重炮、飞机的活靶子。从“加贺”、“苍龙”等航母上起飞的几十架日机,把密如雨点的炸弹投在了守军不大的阵地上。上了岸的日军炮兵,架好战炮,也投入猛轰的行列。
澳头阵地上,顿时一片火海,血肉横飞。守军此时想退都来不及,在日军步兵几乎没有冲击的情况下,便全部化作泥土,融入澳头阵地。
同日,日军第二梯队108师团在大亚湾东岸玻璃厂登陆。也没遇到抵抗。
上陆日军几乎一路顺畅,直扑淡水,并于当晚进入淡水城内。中国军早已望风而逃。
14日,古庄中将在虾涌21军司令部下达命令,攻占惠州。惠州前临大亚湾,北靠东江,广九铁路由此而达广州。惠州不保,广州第一道门户便对日军洞开。
余汉谋仓率应战,手足无措。这时,他那颗烦乱、失意的心很透了所有的人。他恨最高当局、更恨他自己。作为广东最高军事长官,不管有千条、万条理由,他都必须为战败负责。
他准备为此而承担一切,但他绝不想再听最高当局远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