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普遍采用壕堑战,在胶着战局中远距离击杀敌方战地官兵成为一种威胁性巨大的战场手段,于是各国的狙击手们开始活跃起来。受此影响,日本陆军决定开发属于自己的狙击枪,但日本并没有专门设计研发一款新型狙击步枪,而是决定从已有型号中加以遴选,遴选型号包括村田步枪、20式步枪、30式步枪、38式步枪、44式马枪等。最后,38式步枪凭借自身的精度与使用情况脱颖而出。
38式步枪的长枪管有助于子弹形成稳定深远的弹道,加之其所用的日本6.5毫米口径有坂弹初速高,所以不论是精度还是威力都相当可观。
日本陆军技术部早在1919年就开始研发狙击用瞄准镜,但一战中该项目曾一度停滞,后来日军侵略中国满蒙又重启了狙击瞄准镜的研发。加装瞄准镜的38式步枪就是“38式(改)狙击步枪”。
说起来,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事需要催生了38式(改)狙击步枪的出现。20世纪30年代初期,日本关东军一度遭到中国东北抗日武装的打击,大都是猎人出身的抗日武装成员在恶劣的环境下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和高超的枪法,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练就的特种狙杀能力令日军大为头疼,最终促使日军装备38式(改)狙击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