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土壤与种子(3 / 4)

新世界1620 伯拉土 6571 字 2016-09-04

的咖啡,不过也就这样一下,刚刚心里升起的愁意也烟消云散了。

“孤独,其实我们是因为孤独,才需要看到更多熟悉的面孔。严晓松……”苏子宁拍拍桌面,然后点起了香烟,“我们被一群历史上曾经给我们带来深重伤害的欧洲人包围着,还有那不可捉摸的印第安人。曾经的历史记忆烙印让我们感到孤独与恐惧。我们习惯性的不自信,想要借助这个时空穿梭的外挂急不可耐地摆脱掉这种惨痛历史带给我们的习惯性不自信。民族复兴或许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但在我们这群人里,内心更多的其实不是民族复兴,或者说民族复兴只是次要的,向历史寻求补偿、寻求报复的味道或许更多。”

“寻求补偿、报复历史?呵呵,有意思的话……我就不信你苏子宁也是这么粗浅的理想!”严晓松一阵愕然,慢慢抬起头,死死盯着好友的双眼,“其他人不好说,但你这人‘言不由衷’可是有出了名的。在这个时空,历史依然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我们即便熟悉这一段,后面还是不可知的,依然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不是我,是我们。我们在现实中委屈了二十多年,又在课本里委屈了几百年,凭什么不可以寻求补偿?”苏子宁自嘲地笑着,“不曾拥有过的拥有了,就很在乎,就会歇斯底里,就会忘乎所以,就会优越感十足。”

“所以,我们不能带着被迫害妄想症在建立一个新国家。我们有着历史的痛苦记忆,但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后代也背负这些。”严晓松仔细想想,终于明白了苏子宁的意思。

“我们是多么讨厌‘没有如果’的历史,所以报复历史很有爽感,我也曾幻想过,甚至现在正在做着!”苏子宁微微点头,继续说着,“但以后又能怎样呢?难道能以一种‘哪管我死后洪水滔天’的暴虐心态给新的历史写上一笔?我们真能比后世的历史留下一个更好的国家吗?”

“所以我们更要珍惜这个机会,不开历史倒车,以我们的知识,以最有效的方法培养这个国家,让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明能够超越时代的节奏去发展,能够让后世子孙过上我们理想中的全新生活。”严晓松握着拳,激昂的表情再次浮现,就好像他当初只身一人前往大明一样。

“又文青了不是?我们的知识没啥可讲的,但我们理想中的全新生活,最有效的培养,我们有这个能耐吗?我曾说过,我们是一群可怜人,一群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人。我们的社会心态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奇怪的存在。”

说着,苏子宁突然用手里的小勺,指住了严晓松的心口:“严晓松,等你有了孩子后,你会怎么去教育他?”

“我?我会找一个博学的导师,一个高尚的导师。”严晓松呵呵一笑,自嘲地摇摇头,“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为什么我不自己去教……”

“嗯,和我当初的父母一样,他们希望我们不要和他们一样,希望我们能够过上不一样的幸福生活,希望我们能成为他们一直没有成为的某种人。”苏子宁笑着放下了小勺,“但是,他们没找到,因为社会上的人都和他们一样,他们所希望的都只在书本里,而在现实中都行不通,所以我们也没成为他们理想中的人物。我有孩子了,我不敢去教他们,哪怕我自认为有才。我害怕自己总会不由自主的教自己的孩子遇见老人摔倒不准去扶。”

“之前我一直想,为什么需要明朝移民。因为我们将成为土壤,给予这个时代的民族同胞一种全新的养分,让他们结出美丽的果实。他们就是种子,携带着中华文明,在这片我们缔造的国土上生根发芽。”

“我还在想,我们能够利用我们的知识和价值观,利用明朝移民,去同化出、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华夏民族,实现民族复兴。但这段时间,我却越来越迷茫和恐惧。”苏子宁看了眼不远处的那个正在打盹的极品小洋马,露出一丝苦涩微笑,“我们这片土壤,能结出什么样的新芽?教导出一个什么样的新华夏民族?给他们灌输什么样的信仰和智慧?”

“我们只是一群可怜的历史怪胎,我们所携带的社会心理是那么得自卑、浮躁和虚伪。除了外表的光鲜与优越,我们在这个时代穷得只剩下了步枪、战舰、大炮和美元来证明自己!”

“我们要么融入这个世界,要么孤立于世界。就好像游泳池边的一群带着污泥、长着脓疮的人,眼前有两池水,东方的,西方的,就没有一片真正属于我们的。我们选择任何一个跳下去,都会带进一堆黑泥和病菌。”

“我们要同化培养出一个和我们一样价值观和处事态度的民族吗?一个没有信仰、一个不信头上三尺有神灵、一个做事没底限、一个笑贫不笑娼、一个诚信良心可以论斤卖、一个物欲横流三聚氰胺苏丹红满地走、一个礼义廉耻只能在课本上能看的到、一个哪管我死后洪水滔天的新华夏民族?这个新华夏民族能够走向什么未来?”

“这个世界,现在有两个人群处于危机之中。一个是大明朝的民族同胞,如果历史无法改变,进步被扼杀,他们将再次经历一